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五位掌門人亮相記者會,對資本市場有哪些重要表述?傳遞濃郁的“含科量”

五位掌門人亮相記者會,對資本市場有哪些重要表述?傳遞濃郁的“含科量”

財聯社    2025-03-07

財聯社3月6日訊(記者 林堅)3月5日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多處落墨資本市場發展,包括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以及中長期資金入市、戰略性力量儲備、穩市機制、發行上市、并購重組、債券市場等多個內容。僅隔一天,3月6日,經濟主題記者會舉行,五位“掌門人”集中亮相,其中圍繞資本市場改革有了更多發聲與增量信息的延申。

聚焦記者會內容,既有集中力量辦大事,也有協同機制的建設官宣。

談合力是看點一。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再度表態,與證監會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在過去的時間里,證監會已配合中國人民銀行快速推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互換便利金額超過1000億元;超400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信息,貸款額度上限近800億元。

監管部門也多次提到,繼續加強與各方面的工作協同,促進形成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結合這一情況,這次會上也首次提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人民銀行將會同證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的產品體系。

談集中辦事是突出看點二。本次記者會,“含科技量”很濃,政策導向很鮮明,圍繞科技創新領域的工作內容很多。證監會主席吳清就表示,今年兩會,會場上科技的含量越來越高。今天的經濟主題記者會,快變成科技主題記者會了。這兩天,誰要是不說說DeepSeek,好像就不太時髦似的。這個現象值得我們高度關注,也值得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吳清說,DeepSeek脫穎而出,不僅僅使人工智能領域行業深受震動,也讓世界、讓財經界對中國科技創新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某種程度上帶動了對A股、港股,和其他市場上中國資產價值的重估。

看點也包括談未來。證監會主席吳清帶來監管工作新動態與展望,他說將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筑牢股市健康發展根基。一是要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的包容性。二是要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的協同性。三是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四要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具體舉措如下:

1.將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堅持尊重規律、尊重規則,優化市場評價機制,評估完善交易結算制度,為市場各參與方創造更加公平高效、更具吸引力和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2.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深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改革,促進市場資源向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集聚。

3.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聚焦科技創新活躍、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領域,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

4.抓緊完善“并購六條”配套機制,推動更多科技創新企業并購典型案例落地。

5.將加大支持科創的金融產品供給,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企業不僅只有上市一條路,債券、可轉債、優先股等都可以有所作為。持續打好支持科技創新組合拳,穩步發展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資本市場服務。

6.對投資者深惡痛絕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快查嚴懲。

7.研究出臺更多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硬招實招。

8.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一方面依法嚴懲,另一方面依責嚴防。

2024年以來,證監會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以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為主線,以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為動力,強本強基、嚴監嚴管,持續推動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落地見效。吳清表示,新“國九條”推出以來,證監會制定修訂了50多項制度規則,系統重塑監管邏輯,進一步健全監管制度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

包括對政府工作報告的點評,以及最新經濟主題記者會內容,業界比較成為共識的觀點與期許是資本市場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更好地發揮其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本形成、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展現更大作為。

科技創新企業越多,資本市場越活

科技創新無疑是這次記者會的焦點。吳清表示,2024年,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均超過九成,目前全市場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過四成,先進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涌現出一批龍頭領軍企業。

吳清就在會上提到,“資本市場對促進產業和科技創新都具有獨特、重要的支撐作用,科技創新企業越多越強,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活力,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能力就越強。”他還表示,希望市場各方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科技企業成長中的風險,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工具有效管理風險、獲取收益。對于未盈利企業上市等,給予更多包容和理解,一起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營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市場環境。

以最新提出的債券市場“科技板”為例,就主要實現三個功能:一是支持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拓寬科技貸款、債券投資和股權投資的資金來源。二是支持成長期、成熟期科技型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用于加大科技創新領域的研發投入、項目建設、并購重組等。三是支持經驗豐富的頭部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業投資機構等發行長期限科技創新債券,帶動更多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與此同時,債券市場“科技板”會根據科技創新企業的需求和股權基金投資回報的特點,完善科技創新債券發行交易的制度安排,創新風險分擔機制,降低發行成本,引導債券資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中長期資金入市破題,公募基金改革再“露面”

中長期資金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數據顯示,2024年9月以來,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在A股市場凈買入約290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市場企穩向好。各類中長期資金所持A股流通市值從14.6萬億元增長到17.8萬億元,增幅達22%,努力實現中長期資金保值增值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良性互動。

吳清表示,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的落地見效,加快推進新一輪的資本市場改革開放。逐項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多渠道增強戰略性力量儲備。

財政部、人社部等部門正積極推進長期資金長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訂工作,文件的出臺將全面建立全國社保基金五年以上以及年金基金、保險資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證監會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比重,引導行業更加注重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更好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

公募基金改革在此次會議上也再次“露面”。9月至今,共注冊權益類基金459只,占同期注冊基金產品總數的七成。權益類基金規模從6.3萬億元增長到7.7萬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從20%提高到24%。積極推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分階段降低綜合費率,預計每年為投資者節省超過450億元成本,基金公司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更為緊密。

吳清表示,只有耐得住十年磨一劍的寂寞,才能迎來一鳴驚人的輝煌。我們將進一步的鼓勵支持私募基金的投資人、管理人來堅守長期主義,不斷增強對企業的長期支持以及增值服務的能力,支持科技企業專注主業,潛心研究,創新引領,厚積薄發。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