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首入政府工作報告寶通科技聯手宇樹科技掘金工業機器人藍海
隨著全球工業智能化轉型加速,機器人產業正成為資本與政策聚焦的新風口。就在2025兩會,關于今年政府工作任務,“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在此背景下,寶通科技憑借其在工業領域的深厚積累,近期與國內機器人頭部企業宇樹科技展開深度合作,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作為工業物料輸送領域的龍頭企業,寶通科技服務的客戶涵蓋力拓、必和必拓、國家能源集團等全球礦業與能源巨頭,場景覆蓋礦山開采、金屬冶煉、港口轉運等高危復雜環境。這些場景對智能巡檢、危險作業替代等需求迫切,成為工業機器人落地的天然試驗場。
2025年2月以來,寶通科技先后與宇樹科技、云深處等“杭州六小龍”機器人企業展開技術和業務探討,旨在將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產品與工業場景深度融合。
目前,寶通科技和宇樹科技已啟動工業機器人聯合研發,并采用了現貨宇樹工業機器人B2,在寶通科技的礦業客戶現場推進調試,這也標志著工業機器人從概念驗證邁向規?;瘧玫呐R界點。
雙方正共同研發工業機器人項目
近期,寶通科技公告披露與人形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的合作進展和計劃,該信息引發市場關注。針對這一次的合作,在今日晚間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寶通科技相關負責人做出了詳細的解答。
相關負責人稱,寶通科技和宇樹科技已經做過相關技術溝通,已經針對熱電廠、港口碼頭、鋼鐵廠、非煤礦山等場景開始機器人調試。
值得注意的是,寶通科技這次在客戶現場,采用的是現貨宇樹工業機器人B2進行調試。當下,很少有公司能獲得宇樹的現貨工業機器人,這一點也能側面反應寶通科技的業務場景對機器人公司的戰略地位。
據了解,寶通科技正在匯集客戶的需求與場景特點,會持續推進相關工作,包擴不限于針對諸多工業場景深度定制,提供行業解決方案。持續與宇樹的研發人員共同現場實地調試,現場推進。
寶通科技與宇樹科技的合作并非簡單的采購關系,而是基于“共同研發、行業定制”的深度綁定。雙方簽訂的合同已經明確,將共同研發工業機器人,打造面向礦山、冶金等行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一個行業共識是,服務業和工業,是機器人最有希望率先落地的行業。從寶通科技來看,該公司一直秉持著工業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服務的工業客戶遍布全球。這也構成雙方此次合作的基礎。
從場景來看,寶通科技目前的業務場景包擴礦業、鋼鐵、建材、電力、港口等;客戶包擴力拓、必和必拓、國家能源、山東能源、寶鋼山鋼等海內外巨頭等。礦山的巡檢,工業場景內重物的搬運,危險運營場景關鍵指標的持續觀測,如溫濕度、震動、漏放電、煤氣,一氧化碳等突發異常等。這些危險作業,未來機器人都可以介入其中。
從業務來看,寶通科技不僅僅為客戶提供工業輸送帶制品,也為客戶也同時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比如智能巡檢、清掃和檢測等固定點位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還比如寶通在工業場景具備完備的售前+售后本地化服務能力,會大大助力新興技術和產品的本地化能力。
在技術方面,宇樹科技作為頭部機器人公司,所研發的是通用機器人,但具體進入到工業場景執行任務,需要進行相關技術改造和訓練,需要結合硬件(增加傳感器),軟件(場景識別與導航)、網絡等多種特定行業環境感知與定位技術結合改造后才能使用。
寶通從2022年開始就開始了行業智能機器人相關的研發和生產。尤其是在視覺和導航技術積累方面,投資了自動駕駛領域的踏歌智行和做機器視覺征圖新視,這恰恰與機器人在工業場景下落地應用所需的環境感知、導航定位等技術高度匹配,為機器人場景落地奠定基礎。
AI驅動雙輪業務增長
寶通科技的機器人布局是其集團AI戰略的關鍵落子。公司明確以“工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雙輪驅動,以實現業務的智能化轉型和升級,創造更大價值。AI在工業領域應用的主要場景就是具身智能機器人。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主要應用是與游戲的結合。
隨著機器人行業進入應用落地的關鍵時期,寶通科技也正以務實態度推進工業機器人業務落地,目前已進入客戶需求匯集與二次開發的關鍵階段。
針對工業場景的差異化需求,公司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一是高危環境替代作業,包括巡檢、危險場景操作(如數據采集、環境清理)及狹窄空間作業;二是構建“無人機+機器人”立體化協同系統,通過高空與地面設備的聯動提升復雜場景的巡檢效率;三是強化邊緣側計算能力,在本地端實現實時數據分析與報警,規避云端傳輸延遲風險,確保關鍵任務響應速度。
技術層面,團隊正圍繞三大解決方案加速迭代:首先,開發語音控制功能以提升人機交互效率;其次,推動機器人工作流程與數據輸出的標準化,降低部署復雜度;最后,突破單一數據采集局限,通過自主分析及多模態預警(如聲光報警、系統聯動)構建智能化閉環。
以巡檢場景為例,寶通科技認為,工業巡檢場景的實際需求覆蓋范圍廣闊,例如礦山巷道、港口堆場等均存在長距離、復雜環境下的監測需求。公司正同步拓展搬運與清潔場景的機器人應用:搬運場景中,現有機器人可承擔30-40公斤重物(如托輥)的自動化運輸,二次開發門檻較低;清潔場景則通過搭載高壓水槍實現輸送帶智能化清洗,顯著降低人力成本與安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工業場景的硬件環境、作業流程差異顯著,標準化方案難以“一刀切”。寶通科技強調將采取“場景驅動”策略,通過與宇樹科技聯合調試、與力拓等頭部客戶持續對接,逐步優化解決方案的普適性與定制化平衡。
值得關注的是,寶通科技提出“國內試用、海外推廣”的市場策略。目前,國外客戶人力成本高且對成本敏感度較低,為智能化產品付費的意愿高。但相應的,這部分客戶對產品的實際應用效果要求也更為嚴苛,這就使得公司需要先將產品及解決方案在國內試用,快速構建成熟的產品,后推廣至國外客戶。這一路徑既延續了傳統輸送帶業務的出海經驗,又通過“技術-場景-商業”閉環為工業機器人打開增量空間,有望通過智能化產品進一步鞏固海外市場份額。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