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養老離我們有多遠?AI如何健康發展?聽聽他們怎么說
“人工智能”是當下熱度最高的話題之一,進入兩會時間,它也成為了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科技如何適老?與AI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何更完善?聽聽他們怎么說。
劉慶峰:陪伴型機器人可能在三年左右進入家庭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帶來了9份建議,全面聚焦“人工智能”。
在科技適老領域,劉慶峰提出,目前,AI科技應用已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醫療健康服務需求,但仍面臨數據孤島、數字鴻溝和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建議加速推動科技適老體系建設,助力老年群體共享“AI紅利”。
我們離機器人養老還有多遠?劉慶峰也給出了答案:陪伴型機器人可能在三年左右進入家庭,能對失能半失能老人進行護理的機器人,有望在五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家庭,并將催生未來萬億元規模的新興產業。
在“AI+教育”領域,劉慶峰建議優化生均經費支出結構,為“AI+教育”提供持續經費保障,同時,系統構建AI時代的人才畫像和培養體系,創新評價方法,增加AI通識課,將AI能力納入新課標,“培養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的新人類”。
雷軍:呼吁盡快立法整治“AI換臉擬聲”亂象
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AI換臉擬聲”在影視、廣告、社交等領域廣泛興起,同時,“AI換臉擬聲”的不當濫用也引發了諸多關注。
4日,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AI技術發展以后,AI換臉、AI擬聲在網上已經成為了重災區,我本人也是主要的受害者,呼吁盡快立法重點整治”。
專訪中,雷軍還介紹了今年帶到全國兩會的5個建議,包括“呼吁重新設計新能源汽車號牌”“建議盡快推動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制定”等。
雷軍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大家越來越在意汽車的造型和外觀。原本的“漸變綠”車牌單獨看不錯,但放在五顏六色的車上,很多網民覺得不搭配,因此很多人呼吁修改號牌設計。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