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復盤】科創50指數重挫逾4%,全市場不足600股飄紅,算力、機器人概念多股遭遇跌停
2月28日訊,今日48股漲停,22股炸板,封板率為69%,華豐股份6連板,恒為科技、萬馬股份3連板,中電興發4天3板,群興玩具5天3板,北交所靈鴿科技30CM2連板,春光藥裝30CM3天2板。今日盤面上,指數全天低開低走,創業指數領跌。市場熱點較為匱乏,個股普跌,全市場超4700只個股下跌,近200股跌超9%。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87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376億。板塊方面,油氣、白酒等少數板塊上漲,機器人、CPO、銅纜高速連接、通信設備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跌1.98%,深成指跌2.89%,創業板指跌3.82%。
人氣及連板股分析
連板股晉級率降至15.8%,昨日5連板個股中僅有華豐股份實現晉級,3板以上連板股家數降至3家。隨著17天13板人氣股杭鋼股份異動監管期延長,今日低開低走封死跌停,對整個高位人氣股接力情緒構成殺傷,莊園牧場、廣聚能源盤中上演“天地板”,深桑達A、中大力德等AI和機器人板塊高位人氣股紛紛跌停。伴隨高位人氣股的批量退潮,部分資金選擇向部分北證個股以及近端次新品種展開抱團,林泰新材30CM漲停并創出上市新高,宏海科技等北證次新股也位居漲幅前列。不過機器人概念北證次新龍頭萬達軸承午后漲幅擴大至25%,在8個交易日完成超2.5倍漲幅后,尾盤放量跳水倒跌超6%。因此一些逆勢活躍的分支熱點的強度仍無法擺脫整個市場情緒退潮的拖累。
主線熱點
最近國內外固態電池產業鏈消息面利好不斷,此前海外搶先布局全固態電池,意在率先卡位下一代電池技術,日、德、美三國已提供扶持資金近200億,韓國已經提供20%/50%的設備/研發稅收優惠。國內方面,長安、東風嵐圖、比亞迪等車企相繼披露了固態電池上車或量產的時間表。固態電池概念繼續站上風口,疊加數據中心電源概念的高標股華豐股份晉級6連板,靈鴿科技、上海洗霸、有研新材等多股逆勢漲停。從國內固態電池發展路線看,硫化物和半固態已經形成主流,根據東吳證券測算,硫化鋰遠期成本若降至20萬/噸,2030年固態電池成本有望降至0.4元/wh,有望在低空、動力和機器人領域規模放量。而對比固態電池各原材料遠期價值量,正極材料和電解質位居前列。短期產能擴張預期下設備端無疑仍是最先受益方向,但由于其與傳統鋰電產業鏈高度重合,因此最具預期差方向仍在于材料細分。
據統計,31省(自治區、直轄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多數省份將今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目標設定在5%-6%之間,雖比上年目標有所下調,但較2024年實際增速大幅提高。疊加蜜雪集團即將于下周一登陸港股消息刺激,食品飲料板塊早盤局部逆勢活躍,佳禾食品、好想你晉級2連板,一鳴食品、海融科技等盤中大幅沖高。此外零售板塊午后也展開局部異動,東百集團晉級2連板,中百集團也一度逼近漲停。不過由于蜜雪集團上市在即,食品股短期利好兌現概率不低,因此不宜繼續盲目追漲。而零售板塊由于一系列促消費政策預期仍未兌現,因此在板塊分歧之際仍可繼續聚焦于去年底行情的一些人氣核心標的。
2月27日,英偉達發布了2025財年第四財季報告,盡管其營收和凈利潤增速仍高于市場預期,但市場整體反饋不佳,隔夜英偉達高開低走跌超8%,總市值跌破3萬億美元。受英偉達大跌拖累,算力產業鏈全天表現承壓,銅纜和光模塊方向首當其沖,天孚通信、博創科技、太辰光等多股普遍跌超10%。而算力租賃方向也由于杭鋼股份、云賽智聯等人氣股跌停出現大面積補跌、而算力一體機概念股恒為科技以及磁電存儲概念的中電興發成為整個算力產業鏈中碩果僅存的幾只活口。一方面杭鋼股份的監管延長對整個板塊的高度預期形成制約,另一方面昨日部分資金尾盤搶籌使得今日的修復預期已經過度兌現,因此今日算力產業鏈的補跌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回顧去年以及前年AI行情,在算力產業鏈率先爆發后,存儲方向均出現一波像樣補漲。一方面龐大算力的背后,足夠的存力也不可或缺,另外美系CSP增加采購大容量Server DDR5也引發了DDR5內存價格的逆勢上漲。因此下周整個算力產業鏈出現企穩,相對低位的存儲方向能否脫穎而出值得期待。
周二,特斯拉股價暴跌8.39%,市值一舉跌破萬億美元大關,回到了自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自2025年初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累計下跌了25%。特斯拉股價的加速探底使得特斯拉相關供應商持續承壓并引發機器人概念的大面積跌停,其中不乏中大力德、兆威機電等板塊內的一批趨勢核心品種。與同屬主線的AI類似,機器人產業鏈的此前的極致行情也與其交易度過于擁擠密切相關,因此其目前剛出現轉勢跡象,短期內想要迅速止跌并非易事,因此一些此前漲幅過大的特斯拉鏈仍需予以規避。
后市展望
今日指數受到港股恒生科技指數一度大跌6%拖累,全天呈現單邊震蕩探底行情,其中此前領漲的科創50指數收跌超4%。個股方面,今日上漲個股不足600家的同時,跌停的非ST個股家數高達近50家,跌超10%個股家數近150家,市場整體殺跌力度出現集中釋放。技術面上,今日三大主要指數均已經擊穿20日均線,其中滬指更是將60日均線予以跌破,基于全A等權指數本月最高時漲幅達到12%,因此今日的調整也在情理之中。不過與去年12月31日中陰線不同的是,目前滬指日線MACD仍未出現死叉狀態,在未有效跌破60日均線前尚不能斷言轉勢開始,但60分鐘級別已經出現高位連陰加速,短期日內的反抽并不適合盲目追高。結合3月份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開啟,對于一些漲幅已經嚴重透支其內在基本面的前期熱門品種仍應適當規避。
今日漲停分析圖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