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大模型算法標準再進階八年深耕鑄就訊飛醫療(02506)大模型“國家隊”底色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醫療健康行業大模型合成服務治理規范 第2部分:算法模型》(標準號:2024-0028T-IHIA)正式發布。本次發布的算法模型標準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2506)共同牽頭,聯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郵電大學等80多家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及信息化企業共同研制。標準聚焦醫學知識與語言規律能力,在預訓練模型、知識融合與推理等九大核心技術領域和數據安全等六大安全要求方面制定了具體規范,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技術路徑和安全保障體系,標志著我國醫療大模型發展進入規范化、標準化的新階段。
隨著醫療大模型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行業發展的腳步更加堅實。在這場關乎行業未來的標準化進程中,一批深耕AI醫療領域的中堅力量正在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這其中,作為本次醫療大模型標準制定的唯一企業代表,訊飛醫療通過多年積累的技術實力和行業洞察,為標準的制定貢獻著獨特價值。
作為科大訊飛在醫療領域的核心布局,訊飛醫療以扎實的技術創新展現了破解行業難題的信心。早在2017年,智醫助理就以超越96.3%人類考生的成績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通過該考試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奠定了其在AI醫療領域的技術根基。隨著大模型時代的到來,訊飛醫療的創新步伐更加堅定:2023年10月,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正式推出,隨后在2024年10月,僅用1年時間便推出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2.0版,在專家級醫學知識圖譜問答等六大醫學NLP任務中的表現超越GPT-4 Turbo,并成功落地300多個臨床場景。2024年10月,公司發布訊飛星火醫學影像大模型并啟動全譜系全模態醫學影像大模型開放合作計劃,進一步完善了技術版圖和應用場景。在2025年1月,科大訊飛重磅推出全國產算力平臺上唯一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訊飛星火X1,讓模型的臨床推理能力再上新臺階,訊飛醫療緊隨其后宣布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基于星火X1的醫療大模型升級版,將持續引領行業創新。
技術創新的價值,最終要通過臨床實踐來檢驗。訊飛醫療通過構建完整的“產學研醫”生態,確保技術創新始終對準臨床痛點。訊飛醫療與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等深度合作,同時通過自建高水平醫學專家團隊,構建了涵蓋疾病知識庫、癥狀體征庫、檢驗檢查庫等多維度的專業知識圖譜,為AI的臨床決策提供了可靠的知識支撐。此外,訊飛醫療已與北京協和醫院等40多家百強醫院、7家十強醫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重點布局心血管、神經內科、影像科等重點專科,推動AI在醫療專業領域的深度應用。目前,訊飛醫療的服務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份的6萬多家醫療機構,累計提供超8.77億次AI輔診建議,以超60%的份額在基層CDSS市場中牢牢占據第一。
2024年12月30日,作為深耕AI醫療領域多年的訊飛醫療科技成功登陸港交所,也意味著其在資本市場已獲得重要認可。根據海通證券最新研報分析,伴隨AI技術在醫療場景的深度應用,訊飛醫療有望延續高速增長態勢,預計2024-2026年營業收入將突破10億元大關,年均增速維持在23%以上。資本市場亦對其發展前景給予充分認可,給予2025年動態PS14-15倍估值,對應125-134億港元的合理市值區間。這些都印證了公司在AI醫療賽道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標準的落地實施,我國醫療大模型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更加規范、更有序的新階段。可以預見,作為唯一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代表,訊飛醫療不僅掌握行業發展的“方向盤”,更有望憑借其對標準的深度理解和豐富實踐經驗,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先發優勢。在“規范”與“實力”的雙輪驅動下,像訊飛醫療這樣深耕醫療賽道的企業,有望在大模型時代率先跑出商業化的成功案例,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樹立新的標桿。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