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蘋果,阿里AI不負馬云。
文|鄭亦久
在經歷了近一年的反復測試與談判后,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道,蘋果終于在最近確定了其在中國市場的AI合作伙伴——阿里巴巴。這一決定的出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對于習慣于掌控全局的蘋果而言,選擇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開發AI功能,某種程度上是對其全球統一戰略的重大調整。然而,在中國市場份額持續下滑、華為等本土品牌強勢崛起的背景下,這種調整勢在必行。從百度到字節跳動、騰訊再到DeepSeek和最終的阿里,蘋果的篩選過程堪稱是對當下國內AI大模型實力的一次綜合性檢驗。最終選定阿里,顯然不僅僅是對其技術實力的認可,更多還是蘋果在權衡了技術、數據隱私和市場等多重因素后的戰略性抉擇。
圖源:路透社
然而,這個決定背后隱藏的或許是蘋果更深層的焦慮。在全球AI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Apple Intelligence的缺席更是凸顯了蘋果在中國市場頹勢的表象。另一端的阿里則更多是缺乏讓其不俗的AI技術實力展現在普通消費者面前的產品能力和平臺。
在這個意義上,這次合作某種程度上更像是雙方解決各自困局的自救行動——蘋果通過阿里落地Apple Intelligence,而后者則為其AI走向C端開辟出一條新路。
01蘋果的囚徒困境,
遠超AI的結構性衰退對AI合作伙伴的反復游移背后是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嚴重結構性問題。截止去年12月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蘋果的大中華區收入已連續第六個季度同比下滑,在過去12個季度中有9個季度出現負增長。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蘋果CEO庫克試圖將下滑歸因于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中國推出。事實上,上一季度歐洲市場的增長超過了美國,整個歐洲除了英國之外都還沒用上Apple Intelligence。
蘋果2025財年Q1財報
這也表明,其在中國市場的衰退是一個獨立的、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除了具有明顯品牌效應的華為,OPPO、vivo、小米等品牌也在積極布局AI功能,并通過差異化定位搶占市場份額。在此情況之下,沒有Apple Intelligence的蘋果其實很難講出新故事,就像智駕功能FSD遲遲無法落地的特斯拉一樣。更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困境已經不僅僅是功能和創新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品牌認知的深層變化。隨著國產品牌實力的不斷提升,國內消費者對iPhone的品牌溢價容忍度正在持續下降。某種意義上,盡早讓Apple Intelligence落地對蘋果而言已經不僅僅是跟隨潮流,而是關系到其能否在中國市場保持高端品牌地位的關鍵。
Apple Intelligence
因此,與阿里巴巴的AI合作更像是一次戰術性調整,而非能夠扭轉頹勢的戰略性突破。
02從邊緣走向中心,
阿里需要重塑AI敘事此次蘋果最終選擇阿里作為AI合作伙伴,顯然還是再對百度失去耐心之后要加速Apple Intelligence落地的明確表態。雖然百度以及文心一言大模型曾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獲得這一合作機會,但多方消息顯示在經過一年的漫長適配之后,其大模型在適配iPhone實際使用場景方面的表現未能達到蘋果的嚴苛標準。相比之下,阿里打磨已久的通義千問大模型反而顯示出明顯的優勢。首先,在技術層面,阿里的通義千問(Qwen)大模型在Chatbot Arena上由全球研究人員給出的性能排名中名列前茅。同時其基于海量電商數據的訓練使其在理解用戶消費行為和日常需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這與iPhone用戶需要開箱即好用的AI能力高度契合。
圖源:Chatbot Arena LLM Leaderboard
其次,在數據隱私方面,阿里提出的專有數據集解決方案既能滿足蘋果嚴格的全球隱私標準,又符合中國的數據安全要求。這種平衡對于蘋果而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再者,阿里在云計算和大規模服務方面也有更明確的優勢,為支撐數億iPhone用戶的AI服務需求提供了可靠保障。后端算力服務能力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但對于蘋果這類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品牌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對阿里而言,這次合作的戰略意義遠超表面的技術合作。在當前國內大模型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阿里巴巴迫切需要一個能夠重塑其行業領軍地位的重大突破。過去一年里,字節跳動雖然后發卻憑借豆包的快速崛起搶占市場聲量,而創業公司如Kimi、DeepSeek等的出圈產品也在不斷擠壓傳統科技巨頭的話語權。競爭格局之下,拿下蘋果這一超級訂單不僅證明了阿里的AI技術實力,更重要的是為其重新講述作為大模型領域領軍者的市場敘事。
圖源:網絡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合作將為通義千問(Qwen)大模型帶來前所未有的用戶規模突破。作為大模型的Qwen從各種測試來說都名列前茅,真正面向用戶端的產品通義千問卻明顯欠缺雕琢,導致長期無人問津。一旦通義千問的AI功能預裝在iPhone上,就意味著直接獲得了千萬級的穩定用戶群體,這種滲透率是其他任何營銷手段都難以企及的。其不僅能夠幫助阿里巴巴快速積累用戶反饋和使用數據,也將有助于阿里進一步打磨AI超級應用,從而真正在面向消費市場的AI應用上獲得突破。去年年底,馬云在公開致辭時表示,“從今天來看,未來20年的AI時代能帶來的改變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為AI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時代”,同時,他也繼續說道:“AI會改變一切,但這不代表AI能決定一切。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未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今天我們為這個即將到來的時代做了些什么真正有價值而又與眾不同的事。”這次阿里AI拿下蘋果,馬云會不會改口說道“技術的價值無可取代”。
圖源:網絡
對阿里而言,拿下蘋果無疑是一次絕佳的技術實力展示,并讓其AI大模型進一步走向普通消費者的最好機會,畢竟AI大模型的競爭光靠嘴上說的“先進vs落后”是沒有意義的,最終消費者更多選擇誰,誰才有資格去代表先進。
原文標題:摘下蘋果,阿里AI不負馬云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