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行業標準背后的實踐者與參與者:解碼中國醫療大模型“國家隊”

行業標準背后的實踐者與參與者:解碼中國醫療大模型“國家隊”

新火種    2025-02-19

近日,《醫療健康行業大模型合成服務治理規范 第2部分:算法模型》(標準號:2024-0028T-IHIA)正式發布。此前,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已發布多項重要標準,包括醫療健康行業大模型安全管理能力要求(2023-0037-IHIA)、大模型合成服務治理規范中的數據處理要求(2023-0036-IHIA)、面向醫院場景和患者服務的技術要求(2023-0035-IHIA、2023-0034-IHIA),以及臨床科研和傳統中醫領域的應用技術要求(2024-0026T-IHIA、2024-0027T-IHIA),形成了涵蓋安全管理、數據治理、臨床應用等多個維度的完整標準體系。

本次發布的算法模型標準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訊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牽頭,聯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郵電大學等80多家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及信息化企業共同研制。標準聚焦醫學知識與語言規律能力,在預訓練模型、知識融合與推理等九大核心技術領域和數據安全等六大安全要求方面制定了具體規范,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技術路徑和安全保障體系,標志著我國醫療大模型發展進入規范化、標準化的新階段。

大模型駛入醫療賽道,為何首要任務是“定標準”?

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任何創新應用必須遵循嚴謹、可信的原則。一個診斷的偏差,一份用藥的失誤,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從醫院的日常應用場景來看,大模型技術已經滲透到醫生問診、臨床輔診、影像分析、用藥指導、患者管理等多個環節,正在重塑傳統診療模式。

而自2016年以來,伴隨資本相繼涌入,各類AI醫療初創企業拔地而起,行業完成了從市場教育到規?;瘧玫目缭?。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測,“AI+醫療”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將超過29%,到2032年有望達到700億美元的規模。在這輪千億級藍海市場的狂歡背后,商業化落地之路卻面臨諸多挑戰:如何確保模型在專業醫療場景下的準確性?如何保護敏感的患者數據?如何平衡創新與安全的邊界?這些都成為橫亙在行業面前的難題。

特別是在大模型技術引發新一輪行業變革的當下,安全邊界的把控顯得尤為重要。大模型在醫療場景中不僅要精準理解專業知識,還要應對患者數據安全、醫療隱私保護等挑戰。正是基于這樣的行業痛點,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標準體系成為當務之急。

回看全球AI醫療的發展歷程,標準化、規范化已成為行業共識。建立統一的評估標準、明確的安全邊界、清晰的責任劃分,不僅能為醫療機構和企業指明方向,更能推動整個行業朝著更規范、更可靠的方向前進。正如本次發布的標準所強調的,在醫療場景中,AI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原則”。

而隨著醫療大模型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行業發展的腳步更加堅實。在這場關乎行業未來的標準化進程中,一批深耕AI醫療領域的中堅力量正在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這其中,作為本次醫療大模型標準制定的唯一企業代表,訊飛醫療通過多年積累的技術實力和行業洞察,為標準的制定貢獻著獨特價值。

標準背后的中堅力量:中國醫療大模型“國家隊”

在醫療這個專業性強、風險等級高的特殊領域,AI技術的應用始終面臨著一個根本性挑戰:如何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讓人工智能真正服務于臨床實踐?

作為科大訊飛在醫療領域的核心布局,訊飛醫療以扎實的技術創新展現了破解行業難題的信心。早在2017年,智醫助理就以超越96.3%人類考生的成績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通過該考試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奠定了其在AI醫療領域的技術根基。隨著大模型時代的到來,訊飛醫療的創新步伐更加堅定:2023年10月,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正式推出,隨后在2024年10月,僅用1年時間便推出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2.0版,在專家級醫學知識圖譜問答等六大醫學NLP任務中的表現超越GPT-4 Turbo,并成功落地300多個臨床場景。2024年10月,公司發布訊飛星火醫學影像大模型并啟動全譜系全模態醫學影像大模型開放合作計劃,進一步完善了技術版圖和應用場景。在2025年1月,科大訊飛重磅推出全國產算力平臺上唯一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訊飛星火X1,讓模型的臨床推理能力再上新臺階,訊飛醫療緊隨其后宣布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基于星火X1的醫療大模型升級版,將持續引領行業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始終堅持全國產技術路線,在國產算力平臺上完成訓練。對于醫療這一特殊領域而言,數據安全與患者隱私保護不容妥協。訊飛醫療的全國產技術路線,在確保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同時,也能為醫療數據合規應用和患者隱私保護構筑了一道從底層架構到應用實踐的安全屏障,從而為醫療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技術創新的價值,最終要通過臨床實踐來檢驗。訊飛醫療深諳這一點,通過構建完整的“產學研醫”生態,確保技術創新始終對準臨床痛點。訊飛醫療與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等深度合作,同時通過自建高水平醫學專家團隊,構建了涵蓋疾病知識庫、癥狀體征庫、檢驗檢查庫等多維度的專業知識圖譜,為AI的臨床決策提供了可靠的知識支撐。在醫療機構合作層面,已與北京協和醫院等40多家百強醫院、7家十強醫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重點布局心血管、神經內科、影像科等重點??疲苿覣I在醫療專業領域的深度應用。與此同時,通過與清華大學共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立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方向等多個聯合實驗室,并參與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醫療方向研究,不斷強化技術創新的學術支撐,形成了完整的創新鏈條。

這些技術積累和生態優勢,已在臨床實踐中轉化為顯著價值。以其與華西醫院合作的“華西黌醫”大模型為例,將復雜病歷內涵質控準確率提升至90%;與安貞醫院聯手打造的心臟超聲診斷決策系統,為心血管疾病診療注入了新的AI動能。目前,訊飛醫療的服務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份的6萬多家醫療機構,累計提供超8.77億次AI輔診建議,以超60%的份額在基層CDSS市場中牢牢占據第一。在患者服務維度,其診后管理平臺已服務超26萬名患者,通過智能隨訪和健康管理實現了醫療服務的連續性提升。

從醫療大模型的賽道發展來看,頭部企業的競爭正從技術創新延伸至產業實踐的廣度和深度。在此背景下,訊飛醫療以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重要榮譽為證,展現出了扎實的技術積淀。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訊飛醫療收入規模在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中排名第一,凸顯其在商業化落地方面的領先優勢。

從訊飛醫療的發展軌跡可以窺見,在醫療這個專業門檻高、責任重大的特殊領域,真正實現AI技術的臨床價值,需要企業在技術創新、產業實踐和生態構建三個維度同步發力。訊飛醫療通過自主研發的醫療大模型,在從基層診所到頂級醫院的多層級醫療場景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這種對醫療場景的深刻理解,使其成為行業標準制定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作為人工智能國家隊科大訊飛在醫療領域的核心布局,訊飛醫療正以其在垂直領域的深耕實踐,詮釋著中國醫療大模型“國家隊”的戰略定位。

2024年12月30日,這家深耕AI醫療領域多年的企業成功登陸港交所,也意味著其在資本市場已獲得重要認可。根據海通證券最新研報分析,伴隨AI技術在醫療場景的深度應用,訊飛醫療有望延續高速增長態勢,預計2024-2026年營業收入將突破10億元大關,年均增速維持在23%以上。資本市場亦對其發展前景給予充分認可,給予2025年動態PS14-15倍估值,對應125-134億港元的合理市值區間。這些都印證了訊飛醫療在AI醫療賽道的核心競爭力。

開放與規范并舉:醫療大模型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從訊飛醫療的探索實踐中可以看出,大模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傳統醫療模式。在這條充滿機遇的賽道上,騰訊、京東等互聯網頭部企業,以及眾多科技初創企業和傳統醫藥企業紛紛入局,積極探索醫療行業應用。IDC預計,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應用市場中醫療領域將占據五分之一的份額,這背后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正是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標準規范的發布顯得尤為重要。

以本次發布的算法模型規范為例,其精準瞄準了醫療大模型發展的核心需求。在技術層面,標準重點關注預訓練模型、知識融合與推理、知識庫構建與更新等九大核心能力,為模型掌握醫學知識與語言規律提供了明確指引。這就像為醫療大模型的“成長”制定了一張詳細的“路線圖”,既讓模型在技術創新中有規可循,又確保其在臨床應用中始終保持可控性。

在安全保障方面,標準構建了一套全方位的防護體系。從訓練數據安全、模型安全到應用安全,從系統安全、管理安全到安全審查,每一項要求都直指醫療場景的實際需求。這些規范不是簡單的限制,而是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清晰的安全底線,讓醫療機構和企業能夠更有信心地推進AI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人機協同的發展理念被標準特別強調。既不是限制AI發展,也不是盲目推崇AI替代,而是為醫療行業找到了一條“AI賦能+醫生主導”的創新路徑。這種理念與訊飛醫療等企業的實踐探索不謀而合,印證了標準的前瞻性和實用性。在這個框架下,AI技術將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實踐,成為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支撐。

隨著標準的落地實施,我國醫療大模型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更加規范、更有序的新階段。可以預見,作為唯一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代表,訊飛醫療不僅掌握行業發展的“方向盤”,更有望憑借其對標準的深度理解和豐富實踐經驗,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先發優勢。從行業發展的軌跡來看,在“規范”與“實力”的雙輪驅動下,像訊飛醫療這樣深耕醫療賽道的企業,有望在大模型時代率先跑出商業化的成功案例,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樹立新的標桿。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