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每日收評】三大指數放量震蕩小幅收漲,機器人概念午后卷土重來,8連板高標上演“天地板”

【每日收評】三大指數放量震蕩小幅收漲,機器人概念午后卷土重來,8連板高標上演“天地板”

財聯社楓林    2025-02-18

2月17日訊,市場全天沖高回落,三大指數小幅上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94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265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近3600只個股上漲。從板塊來看,AI應用股繼續活躍,騰訊云、AI醫療、教育等方向大漲,東華軟件等多股漲停。機器人概念股午后爆發,長盛軸承漲停再創歷史新高。AMC概念股震蕩走強,銀寶山新等漲停。下跌方面,DeepSeek概念股沖高回落走勢分化,夢網科技上演“天地板”;影視股集體調整,光線傳媒跌超10%。截至收盤,滬指漲0.27%,深成指漲0.39%,創業板指漲0.51%。

板塊方面

板塊上,騰訊云概念全天強勢,世紀恒通、奧尼電子、嶺南股份、科華數據、云賽智聯等個股漲停。消息面上,騰訊方面表示,微信AI搜索調用了混元大模型,近日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在灰度測試范圍內的用戶可在AI搜索中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

微信生態中還有超過300萬個小程序(9億+的月活),隨著DS模型能力的提升,微信如果推出個人數字助理,調用微信小程序中各服務商的商品與服務資源,則微信+AI的應用體驗與深度將再上一個臺階,AI應用或將迎來全面普及。中信證券指出,后續可重點關注:1)有數據、有客戶、有場景的軟件企業,AI產品有望帶動公司ARPU提升和項目單價上升;2)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利好一體機、超融合和B端服務外包企業。

AMC概念股于盤中活躍,銀寶山新、億利達、杭齒前進等漲停,宇信科技、世聯行、通達海、蒙草生態等漲幅居前。財政部擬將所持長城資產、東方資產、信達和中國證券金融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中信證券稱,隨著股權劃轉的完成,中央匯金旗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證券公司升至8家,匯金系券商的股權調整有望推動證券行業新一輪并購。

機器人概念股午后再迎爆發,長盛軸承漲停再創歷史新高,景興紙業、奮達科技、海得控制、中大力德、冀東裝備等個股漲停,漢威科技、思創醫惠、長盈精密等個股漲超10%。消息面上,近日,宇樹科技官方宣布其機器人算法完成升級,可實現流暢的舞蹈表演,并附上視頻。

今年迎來有關于機器人產業鏈的利好催化不斷,馬斯克明確表示25年量產元年,26年10倍增長至5-10萬臺,27年再翻倍至50-100萬臺。而同時國內華為等入局、國產人形和相關配套企業進展也如火如荼。故隨著零部件降本與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關注具備零部件低價供應、規模化生產落地能力的企業,以及具備技術或者產業鏈卡位優勢的企業。

image

個股方面

個股層面,高位股的虧錢效應開始顯現。光線傳媒高開低走,最終以超200億的成交額跌超10%。此前8連板的夢網科技同樣上演“天地板”。此外像拓維信息、用友網絡這樣的容量趨勢票同樣遭遇了明顯的沖高回落。不過整體而言,DeepSeek概念還是以分化為主,杭鋼股份午后成功回封晉級9連板,威派格5連板,數據港9天6板。正如此前文章中所強調的,本輪DeepSeek行情演繹至今,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最終只有少部分核心高標還是能夠抗住分歧享受資金抱團收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云以及部分應用內部的個股分化加劇,部分資金開始回流算力硬件方向(如CPO、液冷服務器、數據中心等),其中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中際旭創、浪潮信息等高辨識的核心標的均漲幅居前。整體而言AI內部呈現出相對良性的輪動結構,后續仍可留意一些相對低位或先行經歷短線調整的細分方向的補漲機會。

image

后市分析

今日市場全天震蕩整理,三大指數最終依舊全線收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今日成交額雖進一步放大至1.94萬億,但盤中沖高時的賣壓逐步顯現,并且部分高位股也開始陸續釋放虧錢效應,當前市場呈現出一定程度的量大滯漲疑慮。再結合目前指數也逐步彈升至壓力區間,后續面臨著重要的方向性選擇。仍想要延續反彈的話,仍需進一步地放量上攻來吸引人氣,反之短線回調修正的概率或隨之提升。不過在中期趨勢轉入多頭的背景下,即使短線陷入調整空間或相對有限,后續依舊可圍繞著以AI為代表的科技股方向,去尋找一些低吸機會。

今日短線情緒指標呈現探底回升走勢,最終還是維持在活躍區之上。

image

市場要聞聚焦

1、八部門:加快鋰電池等成熟技術迭代升級 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

2月17日訊,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方案提出,面向中短時、長時電能存儲等多時間尺度、多應用場景需求,加快新型儲能本體技術多元化發展,提升新型儲能產品及技術安全可靠性、經濟可行性和能量轉化效率。加快鋰電池等成熟技術迭代升級,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提升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推動超級電容器、鉛碳電池、鈉電池、液流電池等工程化和應用技術攻關。發展壓縮空氣等長時儲能技術,加快提升技術經濟性和系統能量轉換效率。適度超前布局氫儲能等超長時儲能技術,鼓勵結合應用需求開發多類型混合儲能技術,支持新體系電池、智能電池、儲熱儲冷及新型物理儲能等前瞻技術基礎研究。

2、產銷量同比雙增 1月我國乘用車產量達215.1萬輛

2月17日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我國汽車行業迎來平穩開局。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5.1萬輛和21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和0.8%。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01.5萬輛和9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29.4%,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8.9%。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