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盧向華:企業數智化轉型需要“量體裁衣”
10月13日訊(記者 胡劼)今日下午,2023鯨平臺 “智造未來”AIGC主題論壇在上海順利舉行,活動由、鯨平臺聯合2023上海國際消費電子技術展舉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提供學術支持,高樟資本、辰韜資本、硬核顏究所一整根為本次論壇合作伙伴。
作為上海國際消費電子技術展的重要活動之一,論壇聚焦人工智能帶來的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邀請專家學者、行業分析師、資本市場投資人以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新技術浪潮帶來的行業巨變。
在論壇現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商業智能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盧向華作為特邀演講嘉賓,在現場進行“AIGC 與企業智能數字化時代”主題分享。
盧向華教授表示,ChatGPT是AIGC的一種應用。通常,AIGC的應用會遵循三大要素——首先是系統、產品或者方案,其次需要輸入提示語,然后系統會基于提示語生成創造性內容。
對于企業而言,AIGC帶來了新的機會點。過去五六年,企業開始大規模實現線上化、數字化的轉型,現在則進入到基于企業線上化、數字化所積累數據,更好的實現智能化的階段。盧向華教授認為,智能化的很多關鍵詞,實際上跟AIGC是完全重疊的。企業希望智能化是更好的通過模型主動預測、主動防范、敏捷響應、自動應對,而這些功能幾乎都能與AIGC相契合。當然,人永遠是不可被取代的,但是任務可以借助技術的力量加以取代。企業不應該思考把哪個崗位替代,而是思考把哪個任務用AIGC的方式替代。
一項新技術產生之后,人們自然而然會對潛在的能力感到興奮,但是那時候的興奮沒有過多考慮商業化落地,可持續盈利和成本的問題。盧向華教授認為,AIGC產業發展的重點會從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更多地強調技術本身的興奮點。現在已經到了思考怎么通過行業大模型、產品大模型更好地實現場景化商業落地的關鍵時刻。
“量體裁衣”是企業的智慧發展之道。盧向華教授認為,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對標百度、學科大訊飛,也不是所有企業都要開發自己的大模型。對于大部分小微企業來講,能夠用開源API擁抱AIGC場景,可能是最適合的。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