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DeepSeek就漲,電信巨頭盤中也漲停,科技領漲之下的“春季躁動”來了?
2月10日訊(記者 閆軍)DeepSeek概念依然活躍,產業鏈消息迅速傳導至投資。
2月10日,市場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巨無霸中國電信的盤中漲停,上午中國電信強勢漲停,股價報7.84元,總市值達7174.16億元。
盡管隨后中國電信開板,但截至收盤,仍有6.59%的上漲,全天成交金額為34.05億元,換手率為2.21%,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9.99%,近30個交易日累計漲7.19%。
電信之外,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盤中表現同樣不俗,截至收盤,中國聯通上漲4.4%、中國移動漲幅為1.72%。此外,港股方面,三大運營商同步走高。
三大運營商的上漲原因主要來自消息面的刺激,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發布2025年春節通信業務相關情況提及,2025年春節期間,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均已全面接入DeepSeek開源大模型,并在多場景、多產品中實現應用,并針對熱門的DeepSeek-R1模型提供專屬算力方案和配套環境,助力國產大模型性能釋放。
DeepSeek引領科技大漲,“春季躁動”熱度提高
滬指三連漲,資管行業“春季躁動”的討論增多,從市場成交額、杠桿資金活躍、賺錢效應均以及外資態度有不錯支撐。
一是成交額。春季以來,市場成交額保持在萬億以上。2月5日,兩市成交額為1.29萬億,較節前交易日放量1717億元;6日,成交額數據上升至1.54萬億,7日市場大漲,成交額近2萬億,到10日,雖有回落,但是全天市場成交額仍高達1.76萬億元。
二是杠桿資金活躍。中證金融公布最新兩融數據顯示,2月7日,市場融資買入額為2064.83億元,這是繼2月6日融資買入額1599.11億元之后,連續兩日創年內新高。杠桿資金重新活躍體現了市場做多情緒的高漲。9.24行情以來,融資買入峰值是10月8日的4063.8億,而上一次融資買入額超過2000億元還要追溯到去年12月10日,當天融資買入額為2301.28億元。
三是市場賺錢效應不俗。截至2月10日收盤,年內已有30只ETF漲幅超過15%,其中,科技股尤為亮眼,天弘云計算滬港深ETF、南方計算機ETF年內漲幅超過20%。
春節首周開門紅,路博邁基金指出,A股市場整體表現強勢,市場活躍度較高,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額均保持在較高水平。一方面,DeepSeek引發的AI+熱點題材發酵,帶動相關科技板塊大幅上漲,成為A股上行的主要支撐;另一方面,商務部表示一季度消費市場將繼續平穩增長,疊加央行等六部門發聲鼓勵發展多樣化供應鏈金融模式,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市場政策預期再度增強。
華寶港股互聯網ETF基金經理豐晨成表示, DeepSeek顛覆性改變大模型開發過程的傳統認知后,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有望在較低的算力芯片要求下實現有競爭力的效果,使得市場對于中國互聯網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下一步的發揮充滿樂觀預期,在較低的AI使用成本預期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人工智能影響力有望不斷增強。
“Deepseek使得全球投資者尤其是美國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創新潛能。”豐晨成認為,目前盡管依然面臨來自美國對電子商務產品的關稅以及美國限制中國獲得最先進芯片的措施,但Deepseek的崛起表明競爭的重點并不總是在最高水平的技術上,人工智能在中國的普及可能會是一個讓所有人都超預期的事件,而長期看云廠商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APP應用的使用及企業客戶的支出。
四是外資態度紛紛轉向。近期,包括德銀、高盛、瑞銀等外資機構“唱多”A股市場。德銀研報認為,投資者為主導地位買單,預計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將消失。
此外,外資的動向也敏銳把握到A股市場的機會。來自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9日的一周時間內,全球范圍內,中國股票基金(主要投資范圍為中國公司的股票基金)獲資金凈流入超過10億美元。這是自2024年10月第二周以來,中國股票基金第三次獲周度凈流入。
基金公司布局“新質生產力”產品線
A股在1月經歷了倒春寒,DeepSeek的帶動之下,科技股向來是基金公司布局的重點板塊,從產品業績來看,有個特點值得關注:
短期漲跌幅并不能用來評價主動、被動產品的優劣。但是從一些基金公司的布局上來看,即便不具備大頭部“卷”ETF資源的基金公司,在主動產品打法上亦有創新與突破。
2月10日,永贏基金一篇新質生產力系列產品的推文引起業內關注。其對旗下主動產品“智選”系列進行了清晰定位。比如,關注機器人的永贏現金制造智選、關注AI應用的永贏數字經濟智選、關注低空經濟的永贏低碳環保智選、關注光刻機的永贏半導體產業智選、關注衛星互聯網的永贏高端裝備智選。
在業內看來,這種定位與分類,事實上是讓主動管理基金產品具備了工具化屬性。
永贏基金方面向記者表示,智選產品的打造,一方面是緊跟國家戰略導向、積極支持實體企業的原則,通過深度研究與分析,尋找相對最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潛力巨大且頗具稀缺性的“獨角獸”行業,助力相關產業實體發展;另一方面也是提供投資者把握相關產業鏈投資機遇的“好用/專業工具”。在持續的結構性行情中,幫助投資者發現更前沿更具價值的投資機會。
工具化屬性還體現在基金經理對客戶的陪伴上,在螞蟻、天天基金等平臺可以看到,基金經理們通過自有賬號及直播平臺,高頻次分享投資觀點;在定期發布的季報中,也會詳細提示風險,盡可能讓投資者清晰了解投資情況。
例如,永贏低碳環保智選基金經理胡澤,在2024年三季報中曾向投資者坦言,“當下低空經濟還處于0-1的萌芽階段,相關商業模式和基礎設施都在建設和完善中,在起步階段相關公司暫時沒有較多業績兌現,我們要對此階段相關股票的波動有一定的容忍性,當行業逐步有訂單和收入兌現之后,波動率或將明顯降低”。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