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小紅書上線翻譯功能!啥都能譯的AI可能伴隨內容風險?

小紅書上線翻譯功能!啥都能譯的AI可能伴隨內容風險?

南方都市報    2025-01-21

  近日,大量海外TikTok用戶涌入中國社交平臺小紅書,“TikTok refugee”成為海內外熱議話題。為方便用戶交流,1月19日晚間,小紅書發布APP最新版本,推出應用內一鍵翻譯功能。

  不少網友嘗鮮后發現,小紅書的翻譯功能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除中英互譯外,還能識別大量網絡熱梗,甚至理解多種內容生成指令。越來越多用戶“發掘”翻譯功能更多用法的同時,也有用戶擔憂該功能可能被實施“prompt attack”(提示詞攻擊),生成辱罵內容或惡意代碼,存在安全風險。

  新上線AI翻譯表現出色

  據悉,小紅書此前一直未提供應用內翻譯功能,外語用戶只能通過第三方翻譯軟件理解中文筆記內容。大批海外用戶進駐后,為滿足海內外用戶交流需求,小紅書在最新APP版本中上線一鍵翻譯功能,用戶更新APP后,即可在外語筆記或評論內容旁邊看到翻譯按鈕,點擊可查看翻譯內容。

  網友測試發現,小紅書此次上線的翻譯功能并非傳統的機器翻譯,而是由生成式AI模型進行翻譯,其理解能力、翻譯準確率都非常出色。中英文混搭句子、粵語俚語、顏文字、化學反應方程式,甚至是摩爾斯電碼,翻譯功能都可準確理解并輸出內容,還可以提供簡單注釋,方便用戶理解原文表達的意思。

  小紅書翻譯功能可準確理解用戶輸入內容并輸出結果。

  一鍵“譯”出編程代碼、短文

  在驚嘆AI翻譯準確率的同時,一些網友開始發布帶有不同指令的筆記或評論內容,嘗試“發掘”該AI模型除翻譯以外的其他功能。測試結果顯示,通過在英語句子后方添加特定指令,翻譯功能還可輸出編程代碼、指定主題短文等內容。

  還有網友嘗試通過指令要求翻譯功能介紹其使用的AI模型版本,結果顯示,在部分指令中,翻譯功能稱其來自智譜清言公司的ChatGLM;但通過不同指令,翻譯功能也可能自稱是來自OpenAI的GPT-4。

  輸入特定指令,可要求小紅書翻譯功能輸出編程代碼、指定主題短文等內容。

  用戶擔憂AI可能引發新風險

  一方面是AI展示出驚人的內容理解能力和翻譯準確率;另一方面,也有網友察覺到該功能或存在安全隱患,建議平臺完善相關防護能力。還有從業人士指出,若該AI翻譯直接調用GPT系列模型,可能存在合規風險。

  有網友指出,經測試,用戶可以通過特定縮寫、錯拼等方式誘導小紅書的翻譯功能輸出涉及辱罵內容的句子,擔憂該功能可能被用于惡意辱罵、引戰、網暴等。

  也有網友表示,若有心懷不軌的用戶實施“prompt attack”,通過特定指令引導AI在翻譯結果中輸出、展示包含惡意代碼的內容,可能實現對平臺的命令注入攻擊,引發不良后果,希望平臺盡快完善相關防御機制,阻止AI翻譯功能輸出與翻譯本身無關的內容。

  據了解,所謂命令注入攻擊,指應用程序對用戶輸入的數據過濾不嚴格時,攻擊者可以構造特殊的命令字符串,要求應用程序執行惡意命令,影響程序正常運行,甚至非法獲取數據或網絡資源。例如早年曾出現的微信掃描特定二維碼可能導致應用閃退、IOS設備轉發特定信息可能導致設備崩潰等現象,都是此類攻擊的表現之一。

  陸續有網友指出小紅書翻譯功能可能被實施“prompt attack”。

  此外,有從業人士指出,按照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此類生成式AI服務上線前應該履行備案程序,并在APP內公示模型名稱及備案號。但小紅書尚未介紹此次上線的AI翻譯到底來自哪個供應商,AI自身的回答也出現不同答案。若平臺使用了尚未在國內完成備案的GPT系列模型,可能存在合規風險。

  南都研究員留意到,小紅書官方賬號“日常薯”并未在新功能介紹中明示翻譯服務的提供方,最新版本的小紅書APP也未公示其使用的生成式AI模型及備案號。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