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從777.77到594,盤口語言又引猜測,“寒王”股價大跌再引發ETF產品爭議

從777.77到594,盤口語言又引猜測,“寒王”股價大跌再引發ETF產品爭議

財聯社    2025-01-17

財聯社1月16日訊(記者 沈述紅)作為2025年開年A股市場以來最吸睛的“崽”,寒武紀股價在1月10日盤中一度沖至777.77元/股后開始回落。1月16日,該股盤中大跳水,最終以14.65%的跌幅報594元/股,單日成交額達122.19億元。

市場人士也將777.77元這類的“盤口語言”稱為“豹子頂”。所謂“對子頂”“豹子頂”,是股民往往將這類數字視為“見頂”的盤口語言;甚至有人認為,相同數字越多,見到“大頂”的概率越大。這其中對子頂,是如AB.AB、AB.BB、A.AA等形式,常見的例子有36.36、9.22、7.77等。

股票豹子頂則是一種技術分析中的形態,通常出現在股票價格走勢中。其具體表現是股票價格在一段時間內呈現連續上漲的態勢,形成一個長長的上揚走勢,好像一個上升的通道或者階梯。當股票價格出現這種走勢時,仿佛有一只無形的“豹子”在推動股價不斷攀升。

當然,如上說法,僅是市場的看法,沒有哪一種說法可以真實代表市場走勢。

市場觀點認為,寒武紀的大跌或有三方面原因:一是2024年業績未達市場最樂觀預期,二是外圍事件和傳言沖擊,三是競品啟動IPO引發抱團資金松動。寒武紀回應稱,二級市場股價受綜合因素影響,也不太了解機構的看法。

在過去的2024年,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基金在重倉股上有很高的重合度,其中不少產品重倉了寒武紀。從2024年三季度末的情況看,298只公募基金重倉持有寒武紀8161萬股,同比上年增加近2000萬股。

在主動權益基金外,指數產品對其市值貢獻亦不容小覷。作為科創50、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A500的成分股,跟蹤這些寬基的指數產品生態在近兩年日臻完善,不少產品規模也日漸龐大,這顯然大大推高了寒武紀的市值。此外,杠桿資金也在助力,截至1月15日,寒武紀融資余額43.24億元,已是2024年9月24日的3.61倍。這一期間,該股股價同步大漲227.34%。

從777.77到594,“寒王”為何大跌

1月16日,寒武紀-U低開1.14%,開盤后公司股價震蕩走低,盤中一度跌近17%,最低觸及580元/股。截至收盤,公司股價跌幅收窄至14.65%,報594元/股,較1月10日盤中創下的歷史新高777.77元縮水183.77元。

事實上,在1月6日以來,寒武紀-U股價便接連攀升,在隨后四個交易日里不斷創歷史新高。截至1月10日,寒武紀股價盤中一度沖至777.77元/股,彼時股價僅次于貴州茅臺,位居全市場第二。不過,在“見頂”后,該股便開始回落。

由于“寒王”大跌,海光信息、兆易創新、中興通訊等個股跟隨跳水,科創50指數下跌2.18%。

市場觀點認為,寒武紀的大跌有三方面原因,一是2024年業績有好轉,但未達市場最樂觀預期,有部分產品沒有驗收;二是外圍芯片限制政策及相關傳言沖擊;三是競品——沐熙啟動IPO引發抱團資金松動。

對于今日股價大跌,寒武紀回應稱,二級市場股價受綜合因素影響。在被問及是否存在機構大資金賣出的情況,該人士回應稱,目前還沒有看到,提及最新的業績預告,該人士表示,公司不太了解機構的看法。

作為國內稀缺的AI算力芯片廠商,寒武紀因其芯片設計行業的定位,不得不通過持續性的研發投入來保證產品的質量,也因此,公司凈利潤整體呈現虧損態勢。從業績看,寒武紀凈利潤在2024年依舊處于虧損狀態,但較上年有所收窄。

根據2024年的業績預告,該公司2024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到12億元,同比增長50.83%到69.16%;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3.96億元到4.84億元,虧損同比收窄42.95%到53.33%。

之所以虧損有所收窄,是因為該公司四季度歸母凈利有望實現2.41~3.29億元左右,這是寒武紀自2020年7月在科創板上市以來的首次單季盈利。寒武紀表示,公司在2024年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使得收入規模較上年同期顯著增長。

重倉基金路徑變化 & 高市值背后推手

在過去的2024年,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基金在重倉股上有很高的重合度,其中不少產品重倉了寒武紀。

根據目前基金四季報,去年主動權益榜單第九位的德邦鑫星價值,在2024年四季度大幅加倉寒武紀。上述產品基金經理雷濤、陸陽表示,AI算力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將持續保持高景氣。繼續看好人工智能帶來的創新機遇,持續深耕人工智能算力細分賽道。細分方向上,看好光模塊、AEC、電源和液冷等投資機遇。

整體而言,鄭巍山執掌的銀河創新成長持有該股的數量位居主動權益基金之首。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這只產品雖減持寒武紀近36萬股,持股數仍有435萬股。

同期,黃興亮執掌的萬家行業優選LOF、萬家自主創新、萬家經濟新動能減持寒武紀280萬股;黃海波執掌的萬家品質生活、萬家價值優勢一年持有、萬家和諧增長、萬家社會責任定開減持該股逾210萬股;閆思倩執掌的鵬華創新未來LOF減持該股62.94萬股。此外,張仲維、肖瑞瑾、神愛前等基金經理均有產品增持寒武紀。

機構資金持有寒武紀的股票數據

從2024年三季度末的情況看,298只公募基金重倉持有寒武紀8161萬股,同比上年增加近2000萬股。

此前的2024年二季度末,734只公募基金持有寒武紀9778萬股,同比上年增加近1300萬股;2024年一季度末,160只公募基金重倉持有寒武紀6536萬股,較上年增長逾1600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一季度,寒武紀股價也上漲逾240%。彼時,銀河創新成長等有170只公募基金持有該股,持股數為4896.06萬股,占其流通股本的比例為20.22%,環比上一季度增長5.8%。

正是在這一季度,擅長醫藥投資的葛蘭管理的中歐明睿新起點,將寒武紀納入前十大重倉行列,持股數為28.53萬股,這在當時引發了不少市場討論。隨后的一個季度,寒武紀股價僅微漲1.10%,葛蘭也果斷大幅減持該股至0.52萬股。此后,股價回落的寒武紀再也沒有出現在她的重倉股名單中。

截至2023年二季度,576只基金持有該股8494.93萬股,占流通股本比例33.81%。截至2023年末,公募基金持有寒武紀的股票數量仍有少量增長,達8662.19萬股。此后半年期間,公募基金對寒武紀的持股數持續增長至史無前例的9778萬股。

除了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們近年來對寒武紀“愛恨交加”,指數產品對其市值貢獻亦不容小覷。公開信息顯示,寒武紀于2022年2月被納入科創50成份指數,2023年12月11日被納入滬深300指數,2024年12月13日被納入上證50和中證A500指數。隨著其中部分產品近年來規模日趨壯大,多只產品規模達百億以上,個別產品規模超數千億元,這對他們跟蹤的指數成分股——寒武紀市值維持在較高水平有所助益。

此外,杠桿資金也是推手之一。在該公司股價維持強勁增長的2024年四季度,其融資余額也在同步增長。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24日收盤,寒武紀融資余額11.95億元。今年1月15日的融資余額43.24億元,為此前的3.61倍。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