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大未來|成都智算中心廖顯:應更聚焦應用價值與場景落地的實際成效
紅星資本局12月25日消息,以“大模型·大未來”為核心議題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準測試科創發展大會”在成都高新區盛大啟幕。此次大會匯聚了眾多行業專家、學者及大模型相關企業的精英代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產業的新未來,并加速推動大模型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落地。
大會現場,成都智算中心技術部負責人廖顯接受了紅星資本局的采訪。成都智算中心作為“東數西算”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的重要節點,由智算云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智算云端大數據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打造。它集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城市智腦平臺、科研創新平臺于一體,自2022年5月10日正式上線以來,一期項目已實現330P FLOPS/FP16的算力規模,圍繞“昇騰”+人工智能產業,為創新驅動和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有力支撐了“東數西算”戰略的實施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廖顯形象地比喻道,成都智算中心如同政府新基建算力基礎設施的滋養者,為大模型這棵生長在數字土壤上的大樹提供必要的滋潤與支撐?!拔覀冎铝τ谠诖竽P团c底層算力之間搭建起順暢的橋梁,確保大模型能夠高效、準確地完成其目標任務?!?/p>
他強調,成都智算中心作為政府側算力資源的提供者,始終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將“普惠”理念深植于心,積極支持并推動公共數據和公共大模型資源的部署、測試與應用。特別在氣象、遙感、行業試點、社會治理等領域,盡管其中部分工作可能無法立即帶來商業回報,但只要能夠助力社會治理、提升社會服務品質,成都智算中心都將不遺余力地給予鼓勵與支持。
展望未來一年大模型的發展趨勢,廖顯表示,“我們應更加聚焦于應用價值與場景落地的實際成效,而非單純追求算力或功能的先進性。”
他透露,成都智算中心未來一年的發展將圍繞三大重點展開:一是積極響應政府戰略需求,優化算力結構,強調異構算力資源的運營和社會需求支撐;二是深入挖掘應用價值,構建一套科技生態評估體系與技術測試資源匹配,助力優秀企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生產力的有力支撐;三是加大技術攻堅力度,特別是在異構算力上的軟件能力攻關,在算力建模、調度及池化技術方面,甚至與CUDA生態兼容方面爭取取得重大突破。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成都智算中心將持續引領大模型發展的新篇章,為人工智能產業的繁榮貢獻更多力量。
紅星新聞記者 強亞銑
編輯 楊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