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王金橋:未來大模型戰場將轉向推理模型|AI領先者心聲?2025

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王金橋:未來大模型戰場將轉向推理模型|AI領先者心聲?2025

科創板日報記者黃心怡    2025-01-07

《科創板日報》1月6日訊(記者 黃心怡) 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AI已滲透至經濟、社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外AI及大模型在技術與產業落地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新的2025年,AI必將繼續成為推動各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在2025新年來臨之際,作為中國最大的財經媒體平臺攜手旗下《科創板日報》,推出“AI領先者心聲?2025”新年特別報道。邀請中外人工智能領軍者與行業精英一同回顧過去一年AI領域突破與創新;同時,展望新歲,深入探討AI及其產業應用在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王金橋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image

王金橋“AI領先者心聲?2025”全文如下:

站在2025年的門檻上,我深感人工智能大模型正站在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上。過去幾年,我們見證了基礎模型在參數規模和算力上的激烈競爭,但未來,戰場將轉向推理模型,一個全新的領域正等待我們去探索。

推理模型的崛起,意味著AI將更加注重實際應用中的智能決策和執行能力。基礎模型不再只是大規模預訓練的象征,而是逐漸演變為動態、適應性強、自我優化的智能體。這些智能體不僅能夠感知、分析、推理,還能與人類和環境進行深度交互,它們將在不同應用和平臺間自如穿梭,執行任務,甚至協同工作,創造新的價值。例如,在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領域,多智能體的協作將大幅提升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這無疑是AI賦能千行百業的重要一步。

展望未來,AI將進一步“下沉”至制造業、醫療、康養、旅游等各行各業,甚至古老的農業也將迎來AI的變革。同時,AI的推理能力,正成為科學發現和企業研發的新引擎,推動著科技創新的邊界。

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撐。隨著AI推理能力的提升,算力需求也將持續攀升,算力經濟將迎來更加繁榮的時期。從AI芯片到數據中心,從云計算到數據傳輸,再到新型電力系統的投資,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推理模型方面正努力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并有望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大模型技術路線。得益于分布廣泛的高質量數據、輕量的推理模型以及豐富的實體經濟場景,中國產業與AI的結合將激發出更多創新火花。小型語言模型、智能體與ASIC的協同效應,正引領一場范式轉變,為中國企業在國內外市場提供更多算力選擇,同時也孕育著芯片創新的無限可能。

新的一年,讓我們攜手共進,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思維,迎接AI帶來的無限挑戰與機遇。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AI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是這場變革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