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了千億港元,優必選上市一年控股股東拆伙
上市一周年,“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9880.HK)遭遇股價“滑鐵盧”。
2024年12月30日至1月2日,優必選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達41.95%。截至1月2日收盤,公司股價收于53港元/股,總市值約為229億港元。1月2日盤中,公司股價一度下探至52.80港元/股,創上市以來新低。隨著公司股價下行,部分上市前入股的股東已經出現浮虧。
作為國內知名的人形機器人廠商,優必選大手筆投入銷售及研發,以致業績長期虧損。也因此,公司一直面臨流動性吃緊的問題。為了滿足資金需求,上市一年以來,公司已經進行了三次配售,合計募資約11.54億港元。
限售股解禁股價跳水
2023年12月29日,優必選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90港元/股。2024年3月,受被調入港股通等利好因素影響,公司股價大幅上漲,最高觸及328港元/股,總市值也一度超過1300億港元。
此后,優必選股價開始回調。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2日期間,公司股價累計跌幅達41.95%,其中僅12月30日一天跌幅就達到了31.60%。與上市之初相比,目前公司的市值已縮水近4成。
在消息面上,2024年12月29日是優必選上市一周年的日子,也是公司限售股解禁之日。一般而言,新上市的港股上市公司往往存在大量低成本股東。隨著限售股解禁,部分低成本股東會選擇套現,公司股價也會隨之下跌。
事實上,的確有優必選股東在限售股解禁后迅速減持。12月30日晚間,民銀資本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了0.41%的優必選股份,對價約為1.38億港元。在出售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優必選股份。
此外,同在2024年12月29日,優必選還官宣控股股東發生變動。
公告顯示,優必選董事長周劍與趙國群、夏擁軍、王琳、熊友軍及夏佐全簽署協議,解除了一致行動關系。解除一致行動關系后,周劍、趙國群、夏擁軍、王琳、熊友軍、夏佐全及深圳智能優選在優必選的投票權均低于30%,不再是公司的控股股東。
在此次公告前,優必選的控股股東為周劍、深圳三次元、夏佐全、夏擁軍、王琳、深圳進化論、熊友軍、深圳智能優選及趙國群。其中,周劍為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也是深圳三次元的普通合伙人(GP)。截至2024年6月末,控股股東共計持有公司51.14%的股權,周劍控制公司28.27%的股權。
對于這一消息,外界猜測紛紛。有觀點認為,優必選控股股東解除一致行動協議,或許是為了便于部分股東減持,也有傳言稱這是控股股東內部對于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分歧的表現。
對于上述觀點,藍鯨新聞也致函優必選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公司對每日經濟新聞回復稱,公司股東長期看好公司人形機器人業務的發展,管理層對公司各項經營業務及人形機器人產業落地有非常充足的信心。且公司也尊重股東在長期看好公司的基礎對于Pre-IPO股份處置有不同的計劃。
或為穩定投資者信心,2024年12月29日,優必選董事長周劍宣布將所持H股股票的禁售期再延長一年。
部分上市前股東已浮虧
優必選成立于2012年,在上市前就曾斬獲多輪融資。
在成立之初,優必選曾得到比亞迪聯合創始人夏佐全的關注,并由此取得了正軒投資的Pre-A輪融資。此后,公司又取得了居然系、科大訊飛、騰訊、鼎暉投資等多家知名企業及投資機構的支持。據公司招股書,在上市前,公司累計取得了56.1億元的融資。
隨著此次優必選限售股解禁,公司上市前股東取得了退出的機會。但由于優必選股價已經跌破發行價,部分以高價入股優必選的股東已經出現浮虧。
如自2018年1月以來,民生證券通過股權轉讓與參與C輪融資的方式,累計斥資4450萬美元,取得了公司466.74萬股股份。以1月2日股價計算,上述股份的市值約為2.47億港元,約合3180.79萬美元,低于投資成本。
此外,清倉優必選股票的民銀資本已經錄得虧損。據優必選招股書,2018年5月,民銀資本間接全資附屬公司YBX以2000萬美元的對價取得了公司174.82萬股股份。此次公司出售上述股份的對價約為1.38億港元,約合1773萬美元,低于當初的股權轉讓價格。
而對于早期投資優必選的股東而言,雖然目前公司股價已破發,但較低的投資成本仍讓其錄得浮盈。
夏佐全是最早參與投資優必選的投資者,2013年至2014年,夏佐全通過旗下的正軒投資入股優必選,入股價格在每股0.17元至0.53元之間,較90港元/股的發售價折讓了99%以上,合計投資成本約1000萬元。2015年4月,正軒投資將旗下全部股權轉讓給了夏佐全。此后,夏佐全多次轉讓所持股份,在上市前累計套現超7000萬元,已經收回此前的投資。
隨著優必選在港股上市,夏佐全憑借余下股份,仍處于公司第四大股東之位。目前,其持股比例約為5.48%,總市值約為12.13億港元。
自2018年起開始投資優必選的騰訊控股同樣錄得浮盈。2018年1月,騰訊控股旗下的深圳騰訊及IMAGE FRAME通過參與公司股權轉讓及C輪融資,取得了其6.14%的股份,投資成本合計約1.2億美元。以1月2日優必選股價計算,上述股份對應的市值約為13.60億港元,約合1.75億美元,浮盈仍超過5000萬美元。
長期虧損下流動性吃緊,上市一年三次配售
優必選主營智能服務機器人相關業務,2016年,公司旗下的機器人產品曾登上春晚舞臺,由此知名度大增。不過,目前公司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2021年至2023年,優必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17億元、10.08億元、10.47億元;歸母凈虧損分別為9.20億元、9.75億元、12.34億元。
為了提振業績、減少虧損,優必選也在嘗試拓展產品的銷售領域。此前,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產品主要應用于教育、物流相關行業。2024年上半年,公司又將工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積極拓展相關領域客戶。
優必選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4.80億元,同比增長86.58%;歸母凈虧損5.16億元,同比收窄3.09%。
不過,由于在銷售、研發等領域大筆投入,優必選距離扭虧仍有距離。2024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2.34億元、2.15億元、2.28億元,占公司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7.9%、44.1%、46.7%。且長期“燒錢”之下,公司的流動性也日趨緊張。
在上市之前,優必選通過融資募得了超56億元,赴港上市又為公司提供了10.42億港元資金。但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為7.75億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余額為9.66億元,存在短期償債壓力。
為了籌集更多資金,2024年8月至11月,優必選進行了3次配售,以92.00港元/股、86.18港元/股、83.88港元/股的價格,累計募得資金11.54億港元,超過公司的IPO募資金額。
優必選表示,上述三次募資所得款項將用于公司的業務運營及發展,以及用于償還金融機構借款。
(文章來源:藍鯨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