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不差錢”大模型獨角獸再融30億元!邊融邊投,一年半出手投資15次

“不差錢”大模型獨角獸再融30億元!邊融邊投,一年半出手投資15次

新火種    2025-01-02

圖源:Pixabay

12月17日,AI領域獨角獸企業“智譜”宣布完成新一輪3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此次融資吸引了多家戰略投資者和國資背景的投資方參與,老股東君聯資本繼續跟投。

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智譜基座大模型的進一步研發,從簡單的回答問題升級到解決復雜、多模態任務。

這是智譜近期可查的第二輪融資。今年9月,中關村科學城公司宣布以投前200億元估值領投智譜,用于支持國產基座大模型的技術創新和生態發展。智譜不僅是估值率先超過200億元的大模型創業企業,也是當前估值最高的大模型公司之一。

目前全球大模型獨角獸中,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有OpenAI,超過100億美元的有xAI、Anthropic等,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有Cohere、智譜、月之暗面、百川智能等,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有MiniMax、階躍星辰、零一萬物等。

智譜成立于2019年,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的技術成果轉化而來,曾于2021年9月宣布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2022年9月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截至2023年10月已完成超25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美團、螞蟻、阿里、騰訊、小米、金山、順為、Boss直聘、好未來等知名企業。

智譜也公開了其商業化成績。相比2023年,今年迄今其商業化收入增長超過100%;MaaS平臺已吸引70萬企業和開發者用戶,API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倍,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長150倍。

智譜業務覆蓋智能汽車、制造、大消費、金融、政務服務、醫療健康、游戲娛樂、文化旅游等行業。C端產品智譜清言擁有超過2500萬用戶,三季度清言開始上線付費功能,年化收入(ARR)超千萬元。

與其他國內大模型獨角獸相比,智譜AI的特別之處還在于,它在對外投資方面十分積極,在不斷融資的同時頻頻出手做LP。

IT桔子數據顯示,從2023年至2024年7月,智譜AI就已投資了15個項目,投資強度極大。具體來看,智譜AI不僅收購了“超擬人大模型”開發商聆心智能,還投資了面壁智能、集異壁、基流科技、數道智算、無問芯穹、冪律智能、沐言智語、麥伽智能、生數科技、清程極智、行云集成電路、厚篤科技、百奧幾何、硅基流動等一眾創業公司,不僅覆蓋AI芯片、AIGC等領域,還包括數字生物、網絡服務等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份,智譜AI、星連資本、京成燕北三方共同發起的“北京星連鼎森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注冊成立。新基金的合計出資額為2.6億元,其中智譜AI就認繳了2億元,是這只基金占據主導地位的LP。

這只基金管理人的法人代表為李文玨,其曾供職于中科創星,擔任投資總監,并主導了2019年對智譜AI的首輪投資。在這之后,李文玨離開了中科創星并于2021年參與創辦聆心智能。智譜AI于去年收購了聆心智能,李文玨也就此成為智譜AI的副總裁。應當說,在智譜AI擴大對外投資版圖的事業中,李文玨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頻頻出手不僅體現了智譜AI的“不差錢”,背后也是其致力于打造AI生態的愿景。智譜AI CEO張鵬曾表示,“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大模型生態,在這個生態中我們與合作伙伴攜手共進,把生態圈越做越大,這是我們更長遠的商業化目標。”因此,智譜AI仿效BAT等互聯網巨頭,通過“戰投”沿著產業鏈進行布局,組建大模型生態朋友圈。

不過,業內也有另外一種聲音。有投資人指出,BAT等互聯網大廠做投資以殷實的營業利潤作為基礎,但大模型當前仍然處于“入不敷出”的階段,沒有形成穩定的營收,創業公司主要依靠融資輸血。在尚未在技術和產品層面形成絕對領先優勢,構建好自己的商業盈利模式以前,就開始對外擴張、“跑馬圈地”,可能會給自身發展帶來風險。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