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24》: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將持續催生AI找礦、智能礦山等新產業
證券時報網訊,據自然資源部公眾號消息,10月16日,在2024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一帶一路”地學合作與礦業投資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發布了《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預計,新質生產力賦予礦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衛星遙感、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將
證券時報網訊,據自然資源部公眾號消息,10月16日,在2024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一帶一路”地學合作與礦業投資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發布了《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預計,新質生產力賦予礦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衛星遙感、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將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空天信息+人工智能(AI)融合發展,將如何為遙感技術服務和產業應用提供助力?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10月27日發布消息說,該院科研團隊通過突破遙感基礎模型關鍵技術,聯合相關企業最新研發成功一款命名為“空天·靈犀”的遙感智能訓(訓練)推(推
近日,農業風險管理聯合實驗室、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在江蘇南京聯合發布了面向農業風險和農業保險的高分遙感智能大模型。該大模型針對農業和應急遙感數據分散和延時的薄弱環節,通過農作物海量受災樣本進行持續高頻訓練,相較于衛星遙感的災害計算分析,在農業面積長勢災害信息化、數據化和智能化上
10月20日,阿里達摩院發布業內首個遙感AI大模型,一個模型即可識別農田、農作物、建筑等地表萬物,讓AI進一步下沉到田間地頭,大幅提升災害防治、自然資源管理、農業估產等遙感應用的分析效率,該模型已在AI Earth地球科學云平臺開放使用。遙感技術在城市運營、耕地保護、應急救災等國計民生中的應用甚廣,
11月22日,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24年年會暨創新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辦。會上,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發布了植被生態、水資源、土壤和大氣等7大類21項定量化遙感共性產品,并聯合中科星圖發布星圖云開放平臺,7大類遙感共性產品也通過該平臺同步上云服務。 星圖云開放平臺是立足于自主IT基礎
ChatGPT帶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否應用于地理信息行業?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上,商湯科技展示了“商湯地界”(SenseEarth)智能遙感分析及地理信息應用云平臺以及“商湯瓊宇”(SenseSpace)高精實景三維重建平臺,打造從二維到三維的AI大模型組合,
北航的研究團隊,用擴散模型“復刻”了一個地球?在全球的任意位置,模型都能生成多種分辨率的遙感圖像,創造出豐富多樣的“平行場景”。而且地形、氣候、植被等復雜的地理特征,也全都考慮到了。受Google Earth啟發,北航的研究團隊從俯拍視角出發,將整顆地球的衛星遙感影像“裝進”了深度神經網絡。基于這樣
36氪獲悉,AI遙感企業「Impact Observatory」完成59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投資方為Esri。本輪融資將助力Impact Observatory的商務活動,加速推出面向政府和商業客戶的人工智能遙感監測產品。這筆資金還將用于研發,獲取更多遙感數據源,完善全球監測技術。
1月11日,廣西計算機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4年度學術年會在廣西規劃館舉行,表彰2024年度廣西計算機學會成果獎。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申報的“南方復雜地形地貌區域農用地智能遙感監測關鍵技術”“廣
28日訊,記者獲悉,螞蟻集團推出20億參數多模態遙感基礎模型SkySense,這是螞蟻百靈大模型在多模態領域最新的研發成果,其論文已被世界計算機視覺頂會CVPR 2024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