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暢聯中國機器人+5G+多中心手術”助力微創關節置換手術,服務廣大中國患者
"暢聯中國6地5G遠程同步多中心關節手術直播"在上海六院國家骨科醫學中心成功舉行上海 2024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微創動骨、精準洞察,只需要換掉其中病變的部分,整個膝關節就可以完全保住,不需要整膝置換。11月9日上午,包括國內首例Mako+5G機器人輔助單髁置換術在內的第三屆"暢聯中國
"暢聯中國6地5G遠程同步多中心關節手術直播"在上海六院國家骨科醫學中心成功舉行上海 2024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微創動骨、精準洞察,只需要換掉其中病變的部分,整個膝關節就可以完全保住,不需要整膝置換。11月9日上午,包括國內首例Mako+5G機器人輔助單髁置換術在內的第三屆"暢聯中國
人工智能正在將臨床診療方式從經驗醫學轉變為由數據驅動。從影像識別、病理分析到手術機器人,AI的發展正在推動個性化治療的發展,掀起一場“智能醫學”的變革。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有經驗的醫生,而是在AI的賦能下,更多的年輕醫生利用技術也能提升診療水平,整個醫療價值鏈也將被重塑。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手術機器人行業潛在空間大、滲透率低,增長動力充足;技術和資金壁壘較高、商業模式出色,則保障業內公司營收持續性和盈利能力。建議優先關注治療而非檢測、患者基數大、初步具備產業化基礎的細分賽道,如腔鏡機器人行業。
東方網通訊員徐英1月26日報道:近日,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醫生團隊成功完成了國內首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輔助的自體組織乳房再造手術。為乳腺癌術后一側乳房缺失的42歲張女士重塑了自然逼真乳房。手術由九院整復外科徐華副主任醫師、王庭亮醫生負責完成。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治療往往涉及乳房切除
會打“中國節”的國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帕金森和震顫患者的治療新選擇“磁波刀”、已惠及超600位患者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將于上海舉辦。日前,藍鯨財經記者從復星醫藥獲悉,復星醫藥多款創新藥和醫療高科技產品,將展現突破醫療極限的力量。
【超30000公里 中國圖邁機器人遠程手術再獲突破】財聯社11月16日電,今日在位于上海張江的微創機器人集團手術機器人全球遠程指揮中心,法國外科專家Dr Youness Ahallal使用中國國產圖邁機器人在上海為遠在12000公里外的摩洛哥卡薩布蘭卡患者成功實施機器人遠程前列腺癌根治手術。整場手術
作為新興技術的重要載體,機器人日益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服貿會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區,海淀企業北京術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中國首臺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首款獲準上市的單孔手術機器人亮相服貿會首鋼園區,引起了不少參觀者圍觀。
現代科技正加速服務民眾生活,隔空手術走進了現實。近日,身在吉林長春的一位醫生為遠在數百公里外的病人隔空切除了腫瘤。吉林大學第一醫院30日向中新網記者介紹,這臺由該院醫生完成的手術是東北地區首例5G遠程機器人輔助手術,手術進行順利,目前患者狀態良好。這臺手術由吉
近日,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醫生團隊成功完成國內首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輔助的自體組織乳房再造手術,為乳腺癌術后一側乳房缺失的42歲張女士重塑了乳房。該手術由九院整復外科徐華副主任醫師、王庭亮醫生負責完成。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治療往往涉及乳房切除,導致術后乳房缺失。乳房再造手術主要分自體組織
直觀復星公司宣布,其生產的國產達芬奇Xi手術機器人11月6日正式上市,未來有望以國產產品的身份進入國內醫院。 手術機器人一般應用在骨科、胸腹腔等手術領域。北京協和醫院一位專家告訴記者,機器人手術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不受操作者手顫、視野等限制;機器人手術可通過微小切口消除操作障礙,創傷小、患者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