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器官

器官

  • 預測你的“器官年齡”:衡量人體器官老化的血檢方法問世

    《自然》雜志6日發表的一篇生物科學論文首次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分析人體器官的老化,其可更好地預測疾病風險和老齡化影響。這項對逾5000人的調查分析顯示,其中近20%的人表現出某一器官明顯加速老化,這表明可能存在器官特異性疾病,或增加其死亡風險。老化造成組織結構和功能衰敗,使大多數慢性病風險快速上升。此前

  • 國際最新研發出機器-類器官混合計算系統可執行語音識別等任務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電子學》最新發表一篇生物計算論文稱,研究人員研發出機器-類器官混合計算系統——一種由電子硬件和一個大腦類器官組成的混合計算系統,可以執行如語音識別和非線性方程預測等任務。這一研究凸顯出一種可能的方法,或可克服現有計算硬件的一些限制。  

  • 添可CEO冷泠:AI是產品的一個器官,所有家電產品都應該被AI賦能|AWE2025

    AWE 2025期間,添可攜三大品類全系產品亮相。其中,洗地機、廚電和凈水機是其主打品類。此次,在洗地機品類上,添可與蘇州博物館合作,雙方聯名推出了芙萬洗地機。芙萬系列全系搭載了前置多層捕獲0纏毛、AI全向助力等技術,芙萬Artist 70則作為首款搭載添可首創6250mAh超大軟包電池的智能洗地機

  • 機器與類器官混合計算系統誕生

    張夢然《自然·電子學》12日報告了一種由電子硬件和一個大腦類器官組成的混合計算系統,可執行如語音識別和非線性方程預測等任務。這一研究凸顯出一種方法,或可克服現有計算硬件的一些限制。近年來人工智能對算力的需求急劇增加。但隨著模型越來越復雜,運行它們的底層計算硬件的能效和性能卻難以跟上。

  • 重慶發布“診療級”病理大模型可識別9大器官57種腫瘤亞型

    3月28日,記者了解到,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近日發布診療級多模態病理大模型——“靈眸”。該模型以高質量數據為基礎,可識別胃、結直腸、乳腺等九大器官的57種腫瘤亞型,不僅能判別癌變、分割病灶區域,還能通過獨創的病理思維鏈框架,完整還原醫生臨床診斷路徑。發布會現場。據介紹,“靈眸”由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首個器官芯片國家標準出臺

    近日,我國首個器官芯片領域的國家標準《皮膚芯片通用技術要求》(GB/T 44831-2024)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