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圖片著作權第一案判決:版權有效!
11月29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AI生成圖片相關領域著作權第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構成侵權,需向原告公開道歉,并賠償500元。據庭審公開內容,在這起案件中,原告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通過輸入提示詞的方式,生成了一張人物圖片,后將該圖片發布在某網絡平臺。
11月29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AI生成圖片相關領域著作權第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構成侵權,需向原告公開道歉,并賠償500元。據庭審公開內容,在這起案件中,原告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通過輸入提示詞的方式,生成了一張人物圖片,后將該圖片發布在某網絡平臺。
12月28日消息,近兩年AI產業迅速崛起,涌現了一堆AI創作類產品,包括AI文生圖、AI圖生文等多種類型。用戶只需要輸入一些提示詞,AI大模型就可以產出相應的文字、圖片、代碼等內容。AI生成的內容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嗎?相應權利歸屬于誰?是否可以隨便使用網絡上AI生成的內容?
1月12日下午,首例AI生成圖侵權案一審主審法官、北京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一庭副庭長朱閣就“人工智能生成圖著作權相關問題”回應公眾關切。
1月16日消息,國內大模型打假維權出現首例勝訴判決。阿里云、阿里巴巴訴山寨通義千問APP發布方一審勝訴,飛游科技公司因侵犯注冊商標及虛假宣傳,被責令賠償相關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
從多渠道獲悉,廣州互聯網法院近日生效了一起生成式AI服務侵犯他人著作權判決,這也是全球范圍內首例生成式AI服務侵犯他人著作權的生效判決。
4月1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結的抖音公司訴億睿科公司侵害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案正式生效。該院在二審判決中認定億睿科公司構成不正當競爭,需賠償抖音公司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1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