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AI有沒有搞頭,知道創宇8年前就提了“GPT”
2023年,ChatGPT頻繁刷屏、出圈。巧合的是,早在8年前,即ChatGPT母公司OpenAI成立的同一年,國內就有人提出“GPT”一詞。此GPT雖非彼GPT,卻在“AI+大數據”的內核上有著冥冥中的一致性。“一個漁夫在小河邊上叉魚,每天叉十幾條魚非常滿意的回家了。但如果要操作萬噸級的捕魚作業,
2023年,ChatGPT頻繁刷屏、出圈。巧合的是,早在8年前,即ChatGPT母公司OpenAI成立的同一年,國內就有人提出“GPT”一詞。此GPT雖非彼GPT,卻在“AI+大數據”的內核上有著冥冥中的一致性。“一個漁夫在小河邊上叉魚,每天叉十幾條魚非常滿意的回家了。但如果要操作萬噸級的捕魚作業,
AI PC是過去1年內討論度和曝光度最高的AI終端。筆者提出的這個觀點可能與很多人的認知有所不同,但它卻是個不爭的事實。橫向對比,作為AI技術賦能下產品升級的代表,同賽道的其他產品類型包括了AI家電、AI手機等等。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前者的AI滲透率和感知度依然很低,后者雖然智能屬性有所增強、應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