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萬維方漢:AI“摩爾定律”已出現,端側推理才是最終解決方案
昆侖萬維董事長、總經理方漢在2023智能未來大會上表示,參考互聯網時代發展歷程,基于免費模式才能使得AI大模型最大程度普及,這需要通過技術迭代、端側推理和內容革命等方面實現。目前人工智能(AI)的“摩
昆侖萬維董事長、總經理方漢在2023智能未來大會上表示,參考互聯網時代發展歷程,基于免費模式才能使得AI大模型最大程度普及,這需要通過技術迭代、端側推理和內容革命等方面實現。目前人工智能(AI)的“摩
3月31日,智譜在中關村論壇上發布其最新智能體(Agent)產品AutoGLM沉思。這款產品結合了深度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強調邊想邊干,即一邊思考一邊幫助用戶完成復雜問題。智譜CEO張鵬在發布會上表示,大模型的預訓練和后訓練存在Scaling Law(規模定律)。智譜發現,Agent也存在類似的Sc
大模型的能力密度平均每百天翻一倍,兩三個月后就會出現替代模型。今天舉行的首屆浦江AI學術年會“大模型與超級智能”專題論壇上,專家指出,大模型能力密度正呈加速增強趨勢,而密度倍增周期決定了模型存在的“有效期”,要盡量在該周期內實現模型的應用價值。在比摩爾定律更為“殘酷”的密度倍增周期的倒逼下,科學家和
·隨著背面供電技術的完善和新型2D通道材料的采用,英特爾正致力于繼續推進摩爾定律,在2030年前實現在單個封裝內集成1萬億個晶體管。·包括PowerVia背面供電技術、用于先進封裝的玻璃基板和Foveros Direct技術預計將在2030年前投產。
1月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NVIDIA CEO黃仁勛在CES 2025展會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NVIDIA的AI芯片效能發展速度已超過摩爾定律。他聲稱英偉達目前AI芯片的效能,比十年前生產的芯片高出1000倍,遠快于摩爾定律設定的標準。
12月9日,英特爾在IEDM 2023(2023 IEEE 國際電子器件會議)上展示了使用背面電源觸點將晶體管縮小到1納米及以上范圍的關鍵技術。英特爾表示將在2030年前實現在單個封裝內集成1萬億個晶體管。
百度CTO王海峰:規模定律(Scaling Law)仍然有效|AI領先者心聲?2025
剛剛,中國臺灣大學體育場,歡呼陣陣如同演唱會,但這次“搖滾巨星”,其實是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再次回到學校,帶來Computex重磅演講,以及英偉達的新一代GPU。是的,英偉達新架構Blackwell宣布不過3個月,老黃就把后三代路線圖全公開了:好好好,像做iPhone一樣造芯片。到這一代Blackw
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美、英、日、法、德、中等6國科學家用了13年時間完成第一個人類全基因組圖譜,花費近30億美元。而近20年來,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迭代升級,單位測序成本正以“超摩爾定律”的速度飛速下降。 成本日益親民化之后將帶來何種效應?近日,來自中國、英國、美國以及新加坡等多國研究學者在于南京
作者 | 湯一濤編輯 | 靖宇1942 年,偉大的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他的短篇小說《轉圈圈》(Runaround)中首次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之后,這些定律因為他的短篇小說集《我,機器人》而廣為流傳。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也不得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2、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