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與交互創新專題活動》--清華大學專場活動
n?海淀人才發展聯盟系列活動(下半年) ?????????????????????????????????邀請函
2023央地人才交流對接活動(第一期)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與交互創新專題活動
一、活動背景
2023年是全面貫徹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海淀區將持續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己任,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和人才智力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毫無疑問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讓人類生活變得更加便捷、高效。人工智能涉及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計算機視覺、生物特征識別、AR/VR七大關鍵技術。從語音識別到智能家居,從人機大戰到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的演變給社會生活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更多依靠智能產品的人工智能技術將如何發展?隨著技術和創新的不斷推進,AI交互設計將如何引領用戶體驗的革命?
為引導海淀區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前沿技術應用,幫助企業及時了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動態,指導企業構建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綜合服務能力,由海淀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北京市海淀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海淀人才發展聯盟主辦,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協辦,將于2023年10月12日舉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與交互創新專題》對接交流活動。本期活動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前沿、技術發展及交互創新,邀請行業資深專家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AI技術落地各行各業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新趨勢,產業發展新機遇。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海淀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主辦單位:海淀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
海淀人才發展聯盟
協辦單位: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承辦單位:北京中廣智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活動時間:2023年10月12日(周四)13:30-17:00
活動地點:清華大學李兆基科技大樓B570室
?
三、活動規模
本期將邀請來自央屬高校、科研院所專家、行業專家及海淀區高新技術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與應用、企業數字轉型等內容,共話產業發展和合作機遇。
四、活動目的
1、跟蹤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最新動態
2、指導企業構建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3、推進人工智能相關高校與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推廣,促進產、學、研、用交流合作
五、會議議程
時間
議程安排
演講單位與演講人
13:30-13:40
嘉賓簽到
13:40-13:55
領導講話
13:55-14:45
參觀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重點實驗室
14:45-15:15
從AIGC向AIGS的幾點思考
徐華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5:15-15:45
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與實踐項目設計
陳震?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人工智能系統實驗室執行主任 高級工程師
15:45-16:15
中醫藥人工智能與醫工交叉創新
張曉晴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智慧醫療與醫藥裝備研究所所長,北京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智慧中醫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16:15-16:45
人工智能與設計創新
張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
17:00
自由交流\活動結束
聯系人:于老師 電話:010-83620578、 13311128836??
?
附件:專家簡介
?
徐華 博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徐華 博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特別研究員(Tenure),博士生導師,入選2022年省部級“雙千計劃”科技領軍人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機器人多模態智能交互、智能優化和服務機器人等。目前擔任愛思唯爾人工智能領域國際期刊Intelligen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主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副主編。作為獨立作者或者第一作者,編寫“面向共融機器人的自然交互”學術專著1套(三本)、“演化學習與智能優化”系列學術專著1套(三本),主持編寫英文學術專著“Intent Recognition for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Springer出版)、“Multi-Modal Sentiment Analysis”(Springer出版)等學術著作。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作為首席科學家,負責指導了小笨智能(中國第一大定制化服務機器人提供商)、中點物聯(中國第一大物聯網CMP平臺)相關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工作;同時作為科技咨詢專家,幫助清華啟迪、華山資本、海通證券、協信控股、博世投資、CARE基金、鼎泰資本、索道資本、中關村天使匯等國內外多家投資機構完成科技項目的評估工作。2015年開始,作為特邀培訓專家,多次在國際500強企業的高端管理培訓和地方黨政一把手干部培訓上主講 “互聯網+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系列講座,并廣受歡迎。
?
陳震?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人工智能系統實驗室執行主任 高級工程師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負責智能系統實驗室的工作,帶領實驗室完成了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基礎工業云和人工智能云平臺、智能硬件與機器人庫的實施與運行工作指導學生團隊和SRT項目,多次獲得SRT優秀項目指導獎。他積極推進課賽結合活動,組織選課同學參加校內外科技賽事。與國內外知名人工智能企業,合作舉辦了多個科技賽事活動,培養鍛煉了一批的學生團隊。他和中心教職工完成的“基于云計算的創新實踐教學平臺”,于2018年獲得了清華大學第15屆實驗技術成果獎一等獎。2020年獲得清華大學第16屆實驗技術成果獎三等獎(第一完成人)曾任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和副研究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國際計算機學院(ICSI)任訪問學者,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后。共發表論文40 篇, WOS收錄16篇,CNKI收錄13篇,SCOPUS收錄11篇。其中SCI論文9篇,EI論文26篇。編著5本,授權專利11項。獲得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等資助。國際期刊PPNA審稿人,China Communications審稿人。
??
????
張曉晴,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智慧醫療與醫藥裝備研究所所長,北京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中醫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科技部“十三五”、“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負責人、教育部面向中醫藥應用的人工智能實驗課程改革與實踐基地建設負責人。重點圍繞四診客觀化研究、中醫藥大數據挖掘、智能診療裝備研發、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研發與中西醫一體化慢病管理體系構建。世界中醫藥學會信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智能診斷分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體醫融合產業分會副會長、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健康養老用品與服務分會副主任委員。獲得專利授權3項,軟件著作權11項,發表論文20余篇。
??
張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兼任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博物館傳播研究室主任、文旅部國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文化館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長期從事文化遺產的數字展示傳播與孤獨癥兒童康復服務創新等方面的教學、跨學科研究與實踐工作,承擔多項科技部和社科基金等委托的科研課題研究,主持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孔子博物館、故宮大高玄殿數字展、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等多項國家公共文化建設項目的展示和數字創意工作。作品曾獲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金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