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工信部劉伯超:深挖應用場景,加快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工信部劉伯超:深挖應用場景,加快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新火種    2024-12-05

7月6日消息 昨天,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的WAIC 2024 “邁向AGI:大模型煥新與產業賦能”論壇,于上海徐匯西岸拉開帷幕!本次論壇深度聚焦大模型產業應用落地、端側智能、大模型安全與治理等前沿熱點話題,攜手全球AI領域頂級學者、行業領袖展開頂尖思維碰撞,共探大模型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潛能,為行業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技盛宴。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劉伯超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大模型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向通用人工智能方向加速演進,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模式。

劉伯超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大力推進新興工業化為契機,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組織開展了揭榜掛帥,推進技術創新,支持北京、天津等地創建了11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推動產業集聚,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術創新,成立科技倫理委員會,通過國際電信聯盟G20等機制,積極參與人工智能的國際治理,推動建立了人工智能行業標委會,優化支撐環境。

就在本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標委印發了《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并公示了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籌建方案。

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取得顯著成效

劉伯超表示,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創新體系加速構建,智能芯片、算法框架、大模型等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以構建起覆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和應用層的完整的技術體系。

二是產業生態不斷完善,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不斷提升,全國企業數量超過了4500家,一批專精特新企業也都在茁壯成長。

三是賦能應用,加速拓展,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醫療裝備等智能產品加速迭代,智能工廠、智能車間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目前我國已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成為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力量。

深挖應用場景,加快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劉伯超指出,本輪大模型引領的人工智能浪潮方興未艾,能否在產業化中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仍將是成敗的關鍵。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將工業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主戰場,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深挖關鍵環節應用場景,大力發展智能產品,加快智能化轉型升級,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

一是筑牢發展根基,搶抓智能發展的新機遇。持續加大智能芯片、算法框架等底層的關鍵技術攻關,構建算力互聯互通的體系,提升面向制造業的算力供給、運營和管理能力,加快培育行業大模型,尤其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大模型,提升高質量大模型供給水平,建設高質量工業數據,提升工業數據采集應用能力。

二是拓展應用場景,帶動技術產品落地。充分發揮我國超大市場規模和超廣應用場景的優勢,積極建設并開放一批典型應用場景,開展人工智能+制造專項行動,促進精準供需對接,凝練典型應用成果,形成一批示范性強、帶動性廣的應用場景。

三是加強協同創新,構建融通發展生態。鼓勵產學研用各方優勢資源,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加大新技術的轉化及推廣。打造開源開放的生態系統,完善人才保障機制,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四是強化安全保障,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對大模型應用過程中的安全風范防控,為大模型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強化安全保障能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促進國內外資源交流共享,為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生成海報

2024-07-06 工信部劉伯超:深挖應用場景,加快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工信部劉伯超:深挖應用場景,加快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C114訊 7月6日消息 昨天,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的WAIC 2024 “邁向AGI:大模型煥新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