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持續加碼科技力,阿里在電商下半場搶先一步

持續加碼科技力,阿里在電商下半場搶先一步

新火種    2024-01-03

一次豪擲2000萬,

阿里巴巴在這件事上持續加碼!

阿里“AI驅動電商”戰略還在推進!

昨天(12月27日),阿里巴巴達摩院公布了2023青橙獎名單,15位青年科研學者均分了由達摩院提供的1500萬獎金。

讓人驚喜的是,今年的青橙獎,在獎勵范圍和獎勵力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我們知道,達摩院青橙獎始于2018年,每年舉行一屆。最初,在獎項的設置上,獎勵范圍是大中華地區在信息技術、半導體、智能制造等領域取得初步成就的青年科學家;而在獲獎者的名額上,一般是一屆最終10人獲獎,每位獲獎者可以得到100萬元的可自由支配獎金。

青橙獎設立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基礎學科逐漸應用于現實,特別是電商領域,比如說,包括自動駕駛技術、AI換臉技術等成熟的科技應用,已經應用于天貓的物流系統、直播系統,甚至是運營提效中了。

而且,今年青橙獎的名額不是10人,而是15人;相應的,獎金總額也從此前的1000萬提升到1500萬。如果加上這次獲得青橙獎“最具潛力獎”的30人,每人10萬元的獎勵,一屆青橙獎,光是獎金,達摩院就豪擲了近2000萬元!


可以看出,對于這個一次就要“白白拿出”1000多萬的獎項,阿里巴巴這些年是在持續加碼的。

達摩院青橙獎,到底有什么魔力?

從獎項獲得者的分布來看,這些獲獎者大多來自全國一流高校,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獲獎人數排名前兩位,北航、西交、中科大等名校也在歷屆青橙獎中屢有斬獲。

2022年的青橙獎,來自北京大學的老師韋東奕獲獎,“北大韋神”的名聲不脛而走。在抖音等社交平臺,關于韋東奕的視頻屢屢沖上熱搜。很多人正是從這一屆青橙獎認識到數字學得好,原來也可以這么有成就感——雖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和筆者一樣,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線性無粘阻尼問題、Oseen渦算子的擬譜界猜測、三維Couette流等專業術語,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對一個數學天才的熱烈追捧。

從這個角度而言,青橙獎在普及數字等基礎學科上,不僅會對電商領域產生影響,現在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重要載體。

當然,青橙獎進行到現在,很多人發現,它并不是按資排輩地機械地每年頒出一些獎項,以證明自己的存在感,而是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比如說,北京郵電和上海大學,這兩所大學雖然也是一流大學,但都不是985大學。但是,只重研究成果而不問出身的青橙獎,還是頒發給到這兩所大學的杰出研究者。

那么,今年的青橙獎,又有哪些青年研究者在某一領域做出了杰出的成績而獲得青橙獎的狠狠獎勵?

他們的成果已經影響到電商領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今年,一些青橙獎獲獎者就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成績。

“世界上最小的光譜儀”、“首個三維銀河圖”等,都是在這屆青橙獎誕生的。

來自之江實驗室的研究員馮毅是一位90后科學家,他最大的研究突破是:快速射電暴。

說到快速射電暴,很多人對此相對陌生,通俗地說,這是一種非常劇烈的宇宙爆發現象,持續時間短到只有千分之一秒,比“眨眼之間”還要快幾百倍。

就像一個原子彈可以在瞬間產生超乎想象的能量,快速射電暴最大的價值也是這樣,它在毫秒量級時間釋放出的能量,比太陽在一年中釋放的能量還要多!

換一句話說,如果有人把快速射電暴的原理搞清楚了,可以自由控制快速射電暴的能力了,從此以后,“能源危機”這個名詞就可以掃進歷史的故紙堆里了。

馮毅現在想解決的,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也是關乎人類命運的終極課題!


2019年以來,在快速射電暴的研究上,馮毅和他的團隊不斷突破:捕捉到全球最多的FRB121102爆發、首次提出統一解釋重復快速射電暴偏振頻率演化的機制等,也讓人類對快速射電暴的認識更感性,也更深刻了。

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員楊宗銀,老家在溫州蒼南,他從小就喜歡鼓搗收音機、鬧鐘等,拆了又裝,裝了又拆,并無師自通地發明了自動響的鬧鐘、光控燈等神仙工具。

天賦聰穎的楊宗銀后來進入劍橋大學讀博,開始專業研究,而他在研究上最大的成績就是突破空間色散極限,研制出世界最小的光譜儀。


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光譜儀到底有多小?小到只有幾十微米,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裝到手機、無人機、手表等設備之中。

這些設備裝上楊宗銀研發出的光譜儀后,就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大展神威了。

想象一下,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首發內嵌了這種光譜儀的手機,就可以秒速檢測蔬菜瓜果有沒有殘留的農藥,牛奶里有沒有三聚氰胺,那電商平臺的銷量還不會打爆啊?

馮毅和楊宗銀外,其他的青年科學家也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績。比如說,北京大學研究員常林結合新材料、新工藝研制出的集成光學系統,為光計算開拓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蘇俊在哺乳動物的卵子和胚胎的發育機制上,為女性不育的成因和防治帶來新方向……

可以說,青橙獎見證了中國年輕研究者的學術崛起,也讓更多人看到中國未來在包括電商應用上的無限可能。

持續加碼科技,

阿里迎戰電商下半場

其實,阿里這時候還在持續加碼青橙獎,傳遞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

前一段時間,阿里達摩院將量子實驗室連帶儀器設備全部被捐給浙江大學,曾經引發很大的爭議,很多人對這件事的理解是:這些年達摩院燒錢太厲害了,很難再走下去了。

但是,就是網上很多人出來唱衰達摩院的時候,人狠話不多的達摩院直接拿出更大的獎金來狠狠獎勵那些在基礎學科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研究者!

此舉也是對此前達摩院裁撤量子實驗室的另一種回應。

也就是說,達摩院會做下去,量子實驗室也會在,達摩院現在做的,只是通過聯合浙江大學的方式來發展量子科技,并向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開放。

而持續加碼青橙獎這個動作的本身,不僅證明了阿里在推動科學研究上的決心和擔當, 還有更長遠的目標,即通過和獲獎研究者的合作,將更多的科研成果應用到阿里巴巴整個集團的電商業務線中去。


比如說,2018年青橙獎獲得者童詠昕,現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在同為數學老師的父母影響下,童詠昕從小就在數學上表現出驚人的天賦。

在北航,童詠昕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這個科研最為人知的應用,就是大家日常的出行,比如說,快車配送類的平臺都用得上他的研究成果。

2020年,童詠昕奪得當年KDD CUP賽事的冠軍,該項賽事是大數據領域的國際頂級比賽。

2022年獲得達摩院青橙獎后,童詠昕的第一個反應是:真好,這下有錢做自己喜歡的研究了。接下來的想法是:希望今后可以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應用到阿里的更多部門中。

到這里,達摩院青橙獎的價值也清晰可見了:一方面,豐厚的獎金可以讓更多優秀的研究人才解決沒有資金的后顧之憂,讓青年研究者有更大的自由度,科研成果上有更大的爆發力。

另一方面,對阿里巴巴而言,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已經前瞻性地確立了AI驅動的戰略,通過持續加碼青橙獎,優先和青橙獎獲得者分享科研成果,在電商的AI時代,阿里巴巴可能已經搶先一步了。

作者 | 查理 編輯 | 老電團隊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