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將給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英國央行將研究如何抵御這一威脅
英國央行周三警告稱,人工智能(AI)的廣泛應用可能會給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并表示將在2024年評估并研究如何抵御這一威脅。
盡管英國央行表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可以為英國金融服務帶來巨大的好處,但它也強調,監管機構應確保企業對人工智能潛在危險有充分的監督和控制。
在當天發布的金融穩定報告中,英國央行指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包括大語言模型)對金融穩定的影響“需要仔細監測和考慮”。該委員會表示,將與“其他相關當局”合作,以確保英國金融體系能夠抵御相關風險。
隨著ChatGPT等工具風靡全球,各國政府也在考慮應對其可能帶來的風險。目前金融公司似乎正在探索大語言模型的相對低風險用途,例如檢索信息、客服等功能。然而,隨著技術的傳播,這種立場可能會發生變化。
英國央行還指出,加息的全部影響尚未傳導至消費者和企業,這表明一些風險尚未成為現實,而這些風險可能因金融體系的脆弱性而放大。
鑒于存款從正常的經常賬戶轉向成本更高的定期、利率更高的儲蓄賬戶,英國央行正敦促各大銀行提前計劃,應對自身融資方式上的潛在挑戰。
報告指出,整體風險環境仍然充滿挑戰,反映出經濟活動低迷,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面臨進一步風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
比如,巴以爆發新一輪沖突后,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上升,尤其是能源價格的影響。這可能會影響英國和全球的宏觀經濟前景,并增加金融市場的波動性。
目前的市場定價表明,美國、英國和歐元區的政策利率正處于或接近峰值水平,各國央行強調,為了繼續應對通脹壓力,他們預計利率將需要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較高水平。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表示,通脹前景仍具不確定性,利率可能需要保持在當前水平附近。但由于高利率,英國企業面臨壓力,英國家庭的財務狀況因生活成本而緊張。
與英國央行上次在7月份進行評估時相比,英國家庭應對利率上升的能力有所改善。該機構估計,大約44萬戶家庭最終將難以償還債務,遠低于此前估計的65萬戶。
英國央行加大了對對沖基金做空美債期貨的警告力度。該行稱,凈空頭頭寸已從7月份的約6500億美元增至8000億美元。這表明所謂的基差交易大幅增加,即投資者尋求利用期貨和債券之間的價差獲利。這種交易的風險特別大,因回報是通過在回購市場上借錢來支撐的。這種做法在低波動性環境下往往效果良好,但如果市場波動過快,則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可能擾亂金融體系的平穩運行。
來源:財聯社 作者:牛占林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布者【牛占林】所有。本App為發布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