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拼多多市值登頂,電商行業暗流涌動

拼多多市值登頂,電商行業暗流涌動

新火種    2023-12-06

隨著拼多多財報的發布,我們終于可以一窺三大電商巨頭的經營成果了。

萬萬沒想到,一張小小的財報,居然攪動這么大的波瀾。

財報發布后,拼多多股價上漲18%,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成為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

這樣的股價表現,引發阿里員工在內網發帖感嘆,“那個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

久未露面的馬云也聞風而動,他在內網中祝賀了拼多多,同時也指出了阿里的新機會,“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绷硪贿叺木〇|在重新換將,期待在低價競爭中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久未變動的電商行業競爭格局,開始重新洗牌:拼多多后來居上,阿里笑著回應,京東穩住低價。

值此之際,我們希望對比分析阿里京東拼多多的最新業績,看到整個行業未來的戰略方向。

阿里必須自我革新

先來看老大哥阿里。

上個季度,我們見證了阿里獨立拆分后,六大集團全面增長的盛況。

最新一個季度,阿里巴巴營收2248億元,同比增長9%,小幅超越市場預期,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下利潤428億,同比增長26.6%,利潤率19.1%。


總體來說,本季度阿里的營收表現偏中性,利潤和利潤率表現比較優秀。阿里各項業務在行業內的競爭力正在逐漸修復。

但時勢變化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相較于財報數據,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首次參加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并且重新制定了未來阿里巴巴的戰略方向,更加引發市場關注。

用吳泳銘的話來說,“無論過去的商業模式有多成功,都必須翻篇歸零,喚醒重新創業的心態?!?/p>

隨后,一系列變動再次來臨,在業務分拆方面,暫緩盒馬鮮生IPO,并且不再推進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

同時,阿里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1688、閑魚、釘釘、夸克四大板塊浮出水面。

毫無疑問,今天的阿里正站在改變的關鍵節點上。

阿里巴巴動物

一系列變化背后,“優先級”被認為是此輪吳泳銘重啟動作的關鍵詞

如何確定業務的優先級,吳泳銘給了三個方向: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臺業務,AI驅動的科技業務,全球化的商業網絡。六大業務集團的未來發展策略和優先級也重新梳理了一次:

·淘寶天貓以“用戶為先”,堅持做“萬能的淘寶”,堅持消費分級與價格力策略;阿里云將堅持“AI驅動、公共云優先”,以AI+云計算雙輪驅動發展;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致力于建設全球領先的數字化供應鏈網絡和AI+數字零售核心技術能力;菜鳥將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設全球智能物流網絡;本地生活以高德和餓了么為主體發展到目的地和到家的科技服務,把握AI發展機遇;大文娛將繼續堅持頭部內容戰略,并盡快實現盈利。

在今年初迎來1+6+N架構變動后,阿里沒有停下變革的腳步,面對環境和形勢的變化,重新審視旗下各業務與優先級,劃定核心業務與非核心業務。

綜合來看,本季度,阿里收獲了一個穩健增長的季度,主動變革帶來顯著效果,各業務快速增長,發展動能進一步釋放,面向未來增長路徑清晰。

但轉身一看,在阿里深化變革的同時,電商江湖已經風起云涌?,F在,拼多多已經在市值上成為了電商行業一哥,而阿里必須出招應對。

阿里巴巴CEO吳泳銘

正如吳泳銘所言,阿里巴巴正開啟一段嶄新的創業歷程,已為全力投入科技變革做好了充分準備。

而從更長遠的發展視角來看,對于阿里來說,要做102年的企業也必然要經歷各種磨難和改變。整個過程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擁抱變化,這是馬云最常說的一句話。

京東再次換將

相較于阿里六大集團紛紛增長,京東本季度的最大亮點,在于利潤的高增長,以及對低價能力的持續打磨。

財報顯示,京東在2023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477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的2465.86億元,凈收入同比增長1.7%,增幅也超出市場普遍低于1%的預估。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6億元,利潤水平創歷史新高。

同時,京東美股股價在財報發布第二天,上漲了7.04%,每股報收28.59美元,總市值一夜之間增加29.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4億元)。


其中京東物流的增長,也是極為亮眼的。

第三季度,京東物流實現收入和利潤的高質量增長,總收入為417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外部客戶收入達到298億元,外部客戶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2%。

通過供應鏈運營效率提升與成本優化,京東物流三季度利潤水平再創新高,經調整后凈利潤達到8.4億元,同比增長89%,達到上市以來同期最好盈利水平。

外界對這份成績單的評價是,超出了預期,京東的盈利能力越來越強。

“三季度,京東取得了穩健的收入表現,并且利潤水準達到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于我們在價格競爭力和平臺生態建設方面的主動努力及供應鏈優勢?!本〇|集團CEO許冉在財報中如是表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財報發布的同一天,京東發布公告:京東集團CEO許冉將兼任京東零售CEO。這意味著,許冉不再只是統籌京東全局,未來的她將直接帶隊沖到零售一線戰場去。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人事變化是京東時隔多年再次讓集團CEO和零售CEO兩個關鍵角色合體。

京東集團CEO許冉

在虎嗅的采訪中,京東相關人士將這次人事變化解讀為:縮減層級、精簡架構。如果集團和零售的CEO由一個人擔任的話,實際上在面向劉強東的匯報層級上,就縮減了一層。

但同時,行業中也不乏猜測:換將意味著劉強東不滿辛利軍在此次雙11中的表現。

從內部數據來看,京東電商雖然承壓,但保住了基本盤,利潤增長也超出投資者預期。

但是瞬息萬變的外部競爭環境變化,讓人始終無法忽視。在拼多多和阿里的“市值第一”之爭中,我們也注意到了京東。

作為一家年營收規模超過萬億,持續蟬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首位的企業,我們很難不得出京東被低估的結論。

但目前,拼多多市值已經達到京東的4倍。巨大的市值差距,使得深處競爭叢林的劉強東以及許冉,必須拿出更多舉措,幫助京東回歸高增長態勢,給消費者,給商家,給行業帶來信心。

眼下,擺在京東面前的緊要問題是,如何在低價常態化中找到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在這個過程中,京東顯然不會通過砸錢、砸流量等方式去贏得市場。最終還是要靠供應鏈管理和優化,實現成本控制和低價戰略的持續專注。

在低價場域里打出服務牌,在供應鏈里“擠水分”,讓利消費者和商家,才是京東綁定下沉市場用戶的最優解。

這顯然不是一兩天就能分出勝負的遭遇戰,必然需要一個能精打細算過日子的當家來守住江山。京東內部消息稱,許冉當年被老劉另眼相看的一個細節,就是她曾拿著賬目去找劉強東指出有幾十個可以“省錢”的地方,其中有多個“省錢妙策”讓劉強東都意想不到。

劉強東的再次換將,以及許冉的過往戰績,都意味著京東已經做好了長期打攻堅戰的準備。

拼多多的秘訣在于聚焦

最近幾個季度,拼多多留給我們的印象只有一個:持續不斷地打破預期。

12月1日,拼多多憑借1959億美元的收盤市值超過阿里巴巴,成為在美中概股的市值第一股,截至發稿前,拼多多的市值數據依舊比阿里高出近50億美元。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拼多多實現營業收入1588億元,同比增長74.96%;實現凈利潤367.5億元,同比增長66.39%。

具體落在凈利潤這一欄,我們看到拼多多一二三季度分別實現凈利潤81.01億、131.09億和155.4億元。利潤大增帶來就是拼多多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達到2028億,現金流十分充沛。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分水嶺”。

隨著市值超越阿里,一時間行業內關于拼多多做對了什么,怎么做到的,拼多多超越阿里的理由等各路分析文章,紛至沓來。

質疑拼多多,理解拼多多,成為拼多多,開始成為更多從業者的新姿勢。

簡單總結下,拼多多增長幅度能夠超越同業的關鍵,在于三個方面:對行業趨勢的準確判斷,業務能力的持續積累,以及聚焦帶來的極致效率。

從雙11的數據觀察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當前消費趨勢的變化。

2023年雙11期間,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52.64億件,與2022年相比增長23.22%。星圖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雙11期間的全網GMV為11386億元,較之2022年上升了2.08%。

快遞物流的單量大漲,卻并沒有帶來大規模的GMV上漲,聯系在一起看,就是市場整體對客單價低的商品更有購買傾向。

拼多多過去8年的積淀,就是瞄準這一消費趨勢變化,為用戶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

對于廣大群眾來說,這背后其實是一個買家主導的消費時代正在開始。

而除了市場消費趨勢的轉變之外,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爭斗中,磨練和積累出了很多可復制的低價能力。

比如一個很容易被行業忽視,至今也沒實現全面盈利的業務:多多買菜。在虎嗅的報道中,多多買菜被描述為“財報里沒露面的隱藏殺手”。


被視為主要增長來源的Temu,其在海外的強勢爆發,頗有些復制多多買菜的意味,背后更是拼多多一以貫之的能力積累。

在整體運營邏輯上,多多買菜和Temu延續了拼多多的低價爆款邏輯,聚焦于“更看重性價比、對價格更敏感的用戶群”;

在團隊構成上,Temu的核心團隊和骨干人才,大部分抽調于多多買菜,還陸續調任多位多多買菜核心人士去Temu;

在供應鏈層面:為拼多多供貨、擅長低價的中小商家,可以入駐Temu,把便宜的產品銷往海外。

拼多多CEO陳磊在接受采訪時曾將多多跨境業務稱為拼多多的第三次創業。

與前兩次不同,Temu自誕生起就站在主站和多多買菜的肩膀之上,由經歷過多多買菜業務錘煉的精兵強將帶隊,且團隊普遍擁有自主站建立就開始沉淀的、對全國制造業供應鏈的深刻理解。

這樣的能力積累,不止是來自于拼多多的三次創業歷程,還來自于行業巨頭的提前探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在采訪時這樣表述:“拼多多幸運之處是,能通過阿里等前人走過的路,看到電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惡性問題,提前規避?!?/p>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拼多多能夠實現能力的持續積累,一大原因在于業務方向上的聚焦。

事實上,除了電商和買菜,拼多多基本沒有其他業務。業務聚焦幫助拼多多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將所有資源投入到重點業務中,不斷復制過去的經驗并優化。

這樣的聚焦戰略,帶來的另一大效果,就是極致的人效。

從財報數據來看,拼多多在營收和利潤大漲的同時,人力成本反而在三季度同比下降16%,在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7%。


截至今年9月底,拼多多員工人數保持在1.3萬人左右,這一數字是阿里的1/18、京東的1/35。

很難想象,市值第一的拼多多,居然在新業務Temu持續擴張的情況下,人力成本不增反降。

綜合來看,從行業趨勢洞察、到低價能力積累、到業務聚焦極致人效,再到征戰全球市場,拼多多的業務發展旅程給了我們不同于過往行業巨頭那種“大而全”的思考。

或許,什么都能實現的“萬能平臺”,已經不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競爭思路,聚焦,聚焦帶來能力積累,極致效率,才是持續不斷打破預期的秘訣。

從消費者的層面來看,拼多多的業務聚焦,實際上就是低價二字。我們可以自己在心里問一個問題:哪個電商平臺最便宜?

相信那個瞬間而來的答案,就是拼多多的成功之道。

作者 | 老電團隊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