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軌道交通青年科學家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AI科技的發展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2023年11月18日,2023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第二屆軌道交通青年科學家-企業家論壇期間,城市軌道交通3項AI創新科技成果重磅發布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不僅是一次科技的盛會,更是一次對未來城市生活的深度思考。
AI助力更智能的列車控制
由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基于感知的車車通信列車運行控制系統(PB-TACS)”以提升系統安全、效率、韌性、降低成本為導向,突破基于相對速度的列車安全防護、資源精細化控制、視覺感知等關鍵技術,實現系統架構更精簡、資源管理更精細化,故障情況下仍可通過智能感知維持安全運行。
PB-TACS的應用可降低建設及運營維護成本,也將有效提升列車運行安全及城市軌道交通通行效率。尤其針對既有線改造過程,具有改造工作量少、時間短、風險低、不干擾既有設備的優勢。目前該系統已在北京地鐵11號線完成驗證,并已推廣至北京地鐵13號線、成都地鐵30號線、太原地鐵1號線工程應用。
AI助力更安全的運行防護
保障軌道交通運營限界的安全,是軌道交通安全邊界最為重要的條件之一。北京埃福瑞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基于感知的列車鷹眼系統(ITE)”通過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多傳感器將數據進行融合,基于人工智能、圖像識別、邊緣計算等核心技術,實現對列車前方包括列車、障礙物、軌道、信號機的主動環境感知,可應用于車載控制系統發生故障時,提升人工駕駛的行車安全。
ITE系統先后通過第三方獨立機構評定分別獲取SIL2級、SIL4級產品安全認證,是首個實現工程化應用的“基于感知的地鐵技術”。目前該系統已在全國10個城市29條線路推廣應用。除了城市軌道交通,ITE技術還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包括地鐵工程車的安全防護,煤炭、鋼鐵和港口自有線的機車調車及運輸作業的安全防護,以及國有干線鐵路普速列車和機車的運行安全與防護。
AI助力更智慧的乘車體驗
面對城市軌道交通運能運量不匹配、車輛編組不靈活等痛點,米塔盒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智能列車(AutoTrain)”,基于多功能安全域融合一體化平臺、環境感知和人工智能算法技術,實現基于環境感知和綜合決策的自主運行、基于協同控制和及時安全管理的虛擬靈活編組、基于車廂底盤分離技術的定制化服務。
AutoTrain通過基于感知的自主運行,突破對地面信號系統的依賴,實現軌道線網全域互聯互通。該產品顛覆性詮釋地鐵列車的經典概念,處處蘊涵著設計巧思,與傳統列車相比,更加智能、現代、多元和實用,并于2023年5月憑借極富創意的理念和創新設計,斬獲“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獎。
另外,開幕式成果發布環節,還邀請了發布及見證嘉賓就“在自主化創新實踐過程中,如何在安全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話題展開分享,指出ITE、PB-TACS、AutoTrain都是科技創新的成功實踐,創新已成為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未來,人工智能賦能軌道交通必將推動行業更加智慧發展。
本次盛會發布的一系列AI科技成果,無疑實現了軌道交通重大技術突破,也將為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發展。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應用,軌道交通將變得更加智能、安全和高效,“人工智能+軌道交通”也將繼續為行業智慧化發展以及創造出行美好生活不斷助力。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