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AI大模型推動智能交通升級,秒速完成交管任務

AI大模型推動智能交通升級,秒速完成交管任務

新火種    2023-11-22

如果訓練AI識別一張照片里的停車位是否被占用,并不困難。而如果要進一步區分占用車輛是否屬于交管新規的禁停車輛類型,開發工作量就會加倍增長。不過有了AI大模型,只需對AI說“請學習新發布的交通規定”,它就會自動學習相關內容。


近日,在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上,商湯科技分享了AI大模型在交管領域的最新探索,打通科技交管全鏈路“智變”,以Software 2.0賦能交管“質和智”的躍升,讓數周工作量實現秒速完成。得益于AI技術的深入應用,交管行業已能夠高效解決“緩堵治亂”、“減量控大”等諸多標準化場景問題。但由于交通管理千城千面,從通勤交通、假日交通、占道施工、限行政策、公交專用道等長尾場景處理,到交通應急管理、專項治理和綜合運營,仍需依靠大量人工“群體協作”。

智能的體現也主要集中于感知和分析維度,機器能夠承擔的各類繁雜的決策和實施工作僅占20%。據介紹,基于“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商湯已率先開展AI大模型在交管領域的探索。比如,通過商湯睿途交通智庫系統,管理者只需通過自然語言直接詢問,就能獲得當前的擁堵路口、擁堵時長、擁堵原因等信息,直接生成診斷報告。針對路口信號機掉線等情況,系統也能靈活根據道路等級、方案復雜度和流量等情況,直接給出修理建議,并排好處理優先級。


基于此,過去最快需要1~2天才能完成的素材收集、圖表準備和編輯加工,如今只需幾句人機對話就能直接生成;過去即便交通專業團隊也需數周甚至數月才能評估給出的復雜結論,如今幾秒鐘就可直接給出。


據悉,在浙江紹興,基于AI大模型,商湯已成功打通城市感知單元與紅綠燈之間的智能控制鏈路,不僅可精準定位擁堵點進行交通狀態預測與跟蹤,還可對診斷分析結果進行匯總,幫助管理部門分析擁堵原因、提供治理建議等輔助。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慶輝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周裕嫵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