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作詩只能作為游戲娛樂方式商業應用有限
原標題:一些新技術開發用作詩、對聯進行探索演示 AI作詩的商業應用有限
當下,人工智能正在許多方面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生活。這些作詩AI除了供人一樂外還有其他什么用處嗎?
寫詩機器人可作為輔助
有人提出,能否結合大眾投票,用AI作為鑒定詩人的門檻。如果作詩贏不過AI,還有資格被稱作詩人嗎?上海詩詞學會理事鄧婉瑩認為,AI作詩只能作為一種游戲娛樂方式,想要借此代替自己創作很難。“碰運氣的成分較多,很可能花費大量時間做了無用功。而且當代詩詞創作,從作者來說是抒發性情、酬唱交往,從讀者來說是審美的愉悅、情感的共鳴。AI寫詩對作者來說無意義,對受眾來說,與機器談何共情,唯一的用處大概是單純形式意味的審美。”
“目前AI作詩主要是為了娛樂,但也有實用價值。”高翔介紹,比如在一些企業宣傳中,會有量身定制藏頭詩的需求,讓機器來寫,不僅快速便捷,還可以反復修改直至滿意,盡管從文學性上來看難以和詩人的作品相比,但在普通大眾眼里已是一首不錯的作品。在一些新技術的開發中,他們也會拿作詩、對聯等技術模塊做探索演示。有學者認為,寫詩機器人不妨作為一種輔助和參考工具。
人類細膩情感電腦難解析
在上海當代藝術館的“塔臺呼喚”展覽中,艾耕AI人工智能團隊特地為展覽開發了一套全新的人工智能作詩程序,結合看圖創作的形式,與觀眾共同完成創作,給未來寫詩。這也是對AI作詩實際用途的一種思考。AI結合藝術展覽,不僅豐富了觀眾的體驗,也可以通過這些作品促進展覽的二次傳播。不過,總體來看,AI作詩的商業應用仍然有限。
人類思想情感的微妙細膩處,電腦是難以解析的。但AI本身存在一個學習過程,AI詩的語言,也會日趨合理。“所有情感活動都是各種電流和化學物分泌,從這個角度來看,當機器的復雜達到一定程度,可以類比人的情感,但是目前的技術還遠遠達不到。”高翔舉例說,此前有科學團隊計劃模擬小白鼠的大腦,最終仍然只能完成十分之一,更不要說模擬有幾億神經元系統的人類大腦。毋庸置疑,人類在某些特殊專業領域已經被AI打敗,比如AlphaGo在圍棋領域能夠擊敗人類圍棋冠軍,然而,AlphaGo會的也只有圍棋,想要綜合模擬人類的方方面面,AI還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
“我相信AI可以模仿杜甫而更像杜甫,模仿李白而更像李白,但李白杜甫終究有電腦所不具備的存在,那就是人類的詩意承載。”上海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瑋認為,在博聞強記和邏輯思辨上,人類已不是電腦的對手,但真正的藝術關乎生命能力和活力的傳遞。“怡情娛眾途徑眾多,作為文化普及和推廣的工具,有AI加入會更加方便,但真正意義上可以稱為藝術作品的詩詞,AI很難取代。”(記者 鐘菡 張熠)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 “掃一掃”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