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到礦山,AI融入百業場景,創造真實價值
文/何夏
去年共創80多個創新場景方案。
成都一個社區,升級智慧管理設備和系統后,帶來更好的通行和安全體驗。
北京一中學體育課上,AI體育助教機器人被打開,對學生的仰臥起坐、俯臥撐等體育訓練項目,實時記錄、統計。
陜北一個煤炭礦山里,井下無人電機車精準停靠,并向振動放礦機,實現裝、運、卸全流程生產環節的無人化作業。
從社區、校園到礦山,差異巨大的場景中,背后有著相似的曠視AI技術來作支撐。
過去十多年里,曠視積累了從底層深度學習框架,到算法研發、軟硬一體化產品的強大技術能力。
3月10日,在2023曠視企業業務合作伙伴大會上,曠視聯合創始人、CEO印奇表示,AIoT這條路,不光聚焦于技術科研,還會聚焦于怎么把科研變成好的產品。
“曠視的目標,是要做影響物理世界的AI技術創新。”
在堅實的AI技術創新基底上,曠視通過與各行業的合作伙伴及客戶深度合作,在物理世界結出更多AIoT“果實”。
融入百業
成都的智慧社區安全防范項目,成都合盛智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盛智聯”)參與建設的數量和規模都位居前列。
據合盛智聯創始人楊勇介紹,2018年,公司思索轉型,當時比較看好的賽道就是社會治理領域,從數智到數治的轉型。起初在技術產品研發上走了很多冤枉路,比如,早年間有一個與運營商共同投建智慧社區管理項目,其它公司的人臉識別設備不良率超過了30%,如果選用了,售后的工作量不堪設想。
“痛定思痛,我們推翻之前的選擇,改為依托曠視給我們做深度的研發和產品。”楊勇稱,曠視極大減少了我們在算法、算力、硬件研發投入的精力。
合盛智聯研發團隊,轉向自己擅長的領域,圍繞場所安全防范主線,針對場景做應用平臺開發。
有了曠視的助力,合盛智聯在智慧社區建設領域競爭力不斷提升。
截至目前,公司在四川省已完成超2000個智慧社區安全防范的項目建設;在過去兩年中,業績實現翻倍增長。
北京金山頂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山頂尖”),在教育客戶有AI技術新需求時,也選擇借助曠視技術。
僅用180天,在雙方團隊緊密配合下,該公司研發出基于機器視覺核心技術的體能訓練考核產品,包含引體向上、俯臥撐、中長跑等10個應用場景。
“曠視科技向公司提供了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極大地提升了我們的市場競爭力。”金山頂尖方案應用研究所經理王鐵元稱,在基于機器視覺技術體能考核細分市場,公司占有率達到60%,預計今年達到80%。
西安利雅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雅得電氣”)選擇曠視算法和產品,讓自己的礦山自動化和信息系統“插上智能的翅膀”。
公司研發部長周雨松透露,礦山行業控制模型中,利雅得電氣在單機的系統聯動、信息層等方面已很成熟,整個系統相對缺的是智能工具,搭建大腦決策層。
“曠視二次算法擁有強大的開發能力,體系完整。”周雨松表示,通過與曠視合作,團隊研發出AI平臺,推動行業邁入智慧礦山時代。
以利雅得設計實施的某井下無人值守軌道智能運輸系統為例,電機車司機、放礦工等全部由地表集控室操作員代替,減少了井下作業人員15人,礦山安全事故率也隨之降低,極大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此外電機車運輸效率大幅提升15%,綜合運輸成本降低約25%以上。
曠視AI技術落地的,不只是上述三個場景。據曠視企業業務事業部負責人趙康透露,在過去一年里,曠視與全國伙伴共創80多個創新場景方案,通過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對場景共性的提煉,曠視與合作伙伴一起,“打破行業邊界,促進 AIoT 規模化落地。”
軟硬一體
從AI技術到接地氣的場景方案,曠視團隊如何跨越從技術到產品的鴻溝?
“曠視會很堅定沿著AIoT這條路往前走,不光聚焦于技術科研,還會聚焦于怎么把科研變成好的產品。”曠視聯合創始人、CEO印奇指出,從邊緣計算到面板機,包括機器人、自動駕駛,隨著產品越來越成熟,曠視希望把更多的終端和載體開放給合作伙伴,讓大家在各自領域,更好地服務客戶。
在AI商業化落地路徑上,趙康表示,曠視企業業務會堅持推出軟硬一體的硬件產品,從產品推出的決心和對整個生態渠道政策等的延續性,我們收獲了很多合作伙伴的口碑和認可。
曠視企業業務2023年產品煥新率超過60%,黃色表示有更新,紅色表示新品
合盛智聯楊勇直言,當初選擇曠視,除了行業領先的AI技術,還有相關配套、性能很好的硬件。公司一些項目所需的算力盒子、攝像頭,都是曠視產品。
他舉例,在某小區智慧化改造項目中,得益于曠視在軟硬件一體方面的豐富經驗,公司成立專門的團隊,僅用2個月時間,完成系統開發工作。這讓合盛智聯在27家投標企業中,技術評分遙遙領先。
事實上,很多曠視合作伙伴收到客戶新需求時,通常欠缺硬件與AI技術,需要曠視團隊共創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
AI技術要落地到千行百業,軟服務能力同樣重要。
經常與客戶打交道的趙康認為,AI只是一個工具,“AI賦能百業、百業反哺AI”。曠視在向合作伙伴提供技術的同時,也在完善細分領域的技術實力。
趙康表示做人工智能的曠視,只是千行百業中的一種企業,在曠視團隊內部,除了重技術,還要重產品,重客戶,重生態。
利雅得電氣周雨松對此深有體會,在研發智慧礦山產品的過程中,現場環境非常惡劣,曠視技術人員跟我們一起非常辛苦,從他們員工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整個企業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也看到了他們對技術精益求精的追求。
在同一“戰壕”打仗后,周雨松再見到曠視員工,感覺特別親切。
深入一線和現場,曠視不僅收獲合作伙伴,還有更好用的產品。
“研究室里怎么做出礦山版(算法和產品)呢?沒有數據、沒有現場,想不出來這些東西的。”趙康稱,實驗室的算法、數據,類似于真空環境,到現場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曠視細分行業產品,是在合作伙伴和客戶的真實環境中迭代進化。
打造生態
曠視的AI技術和產品,進入到社區、學校后,加速落地到更多領域。
印奇在演講中提及,一些煤炭行業的朋友沒有接觸過AI,還以為AI公司是不是在做一些“高大上”的東西。
“AI公司特別接地氣,但目前真正好的AI產品,對像煤炭、鋼鐵等傳統行業的滲透率不夠。”印奇坦承,AI產品早期并沒有切入到很多垂類行業的主業務流程,這需要跟合作伙伴一起,通過分工,“一起形成大生態”。
趙康認為,每一個公司都有它偉大的地方,合作伙伴們去做AI技術和產品,可能要背負很多額外的研發成本,他們擅長的是做好各自行業細分場景的應用;曠視要做的是,將AI產品做得越來越簡單好用,持續降低AI使用門檻。
2022年7月,曠視發布了自研算法生產平臺AIS(AI Service)。在過去的一年中,企業業務有一半以上的算法,是通過AIS工具生產出來,成本得以大幅度改善。
有了“平民化”的AI產品,曠視的產品力在場景里不斷增強,合作伙伴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2年年底,已積累了220余位生態合作伙伴。
曠視企業業務事業部客戶拓展負責人董迅說:“生態力是連接產品力和場景力的重要途徑,是曠視與伙伴的雙向奔赴、共同成就的巨大力量。”
與曠視達成合作的企業,對其有著更大的期許。
“借助曠視生態,深度挖掘新的機遇,共創新的場景,快速復制到全國。”楊勇稱,他相信曠視技術,愿意和曠視一起走下去。
在教育領域合作順利的金山頂尖王鐵元表示,“希望與曠視在其他行業繼續合作,利用新技術、新方案,對現有應用的一些場景進行革新。”
利雅得電氣周雨松說,在新的一年,期待與曠視團隊一起,解鎖更多智能化礦山應用。
在印奇看來,通過與生態內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AI落地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我們一定可以創造更多的客戶價值。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