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為教育“添翼”深圳市AI賦能教學應用創新技能競賽暨頒獎典禮舉辦
深圳新聞網2023年10月27日訊(記者 王茜)近日,深圳市AI賦能教學應用創新技能競賽暨頒獎典禮在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光明校區舉辦。
本次大賽由深圳市總工會、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圳市教育局主辦,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工會聯合會委員會、深圳市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光明區教育局、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光明分院聯合承辦,活動旨在促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中小學生人工智能素養。
該賽事是《深圳市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頒布后的首個人工智能應用主題大賽,通過筆試、說課、答辯等多環節的選拔,選出了一批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時代下教育教學創新的“種子”教師。該項目對于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有機整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助力深圳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決賽演講環節,參賽選手們精神飽滿、從容自信地展示利用AI技術賦能的高效課堂,講述融合人工智能與日常教學的實踐探索,描繪人工智能促進教育提升的精彩故事,詮釋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無限追求和滿腔熱忱。經過激烈的角逐,來自深圳市寶安中學(集團)高中部的鄭鈺琦,最終斬獲第一名。
廣東省教育廳基教與信息化處處長趙琦,對此次賽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說,本次AI賦能教學應用技能競賽在全省尚屬首次,深圳市教育局敏銳地捕捉到了AI時代的到來,勇于探索、勇立潮頭,積極變革未來教育的形態。
趙琦認為,本次競賽無論從教學內容、學習效果還是組織過程來看,在全省都屬于高水平,為全省提供了AI賦能教學的“深圳范例”。
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市委教育工委工聯會主席楊平表示,當前人工智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教育領域的作用正日益凸顯,在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楊平對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提出了三點期望,一是全面提升創新意識,主動適應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變革,在課程開發、教學內容、教育管理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二是全面轉變教學觀念和角色身份。通過對教與學的技術賦能,促進形成教學新生態。三是全面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教師要能夠熟練應用信息化與智能化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實現智慧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深圳市機關事業單位工會主席葉鐵軍表示,本次競賽緊密貼合深圳“20+8”產業集群導向,發揚創新精神,為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搭建職業技能交流的舞臺,有利于培養順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進一步助推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
大賽評審組專家黃振余認為,本次AI賦能教學應用創新技能競賽讓老師們更加意識到了人工智能助力當下教育教學的重要性。人工智能不是教師停止學習或更新知識的借口,而應是推動教學方式革新以及授課內容迭代的“利器”。在具體教學中,老師們要把各自所授的學科與班級實際學情結合,靈活地將AI無感識別、信息收集分析等先進技術融入課堂實踐中,使得課堂授課具有清晰的層次和嚴謹的邏輯。
AI賦能教學應用創新技能競賽是推動深圳教育高質量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平臺,進一步提升了教師人工智能技術運用水平以及教師隊伍信息化能力建設,為培養順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和加快建設深圳教育強市、科技強市、人才強市夯實基礎。
(本文圖片由深圳市光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提供)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