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公路交通這項科技部重大課題與你我出行息息相關
00:27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攝影報道2月24日上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公路交通系統(tǒng)全息感知與數字孿生技術及應用示范”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這是四川省屬企業(yè)(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首個國家科技部重大課題研究,是“人工智能+公路交通”首次跨界聯(lián)合攻關,旨在集中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核心技術,實現公路交通系統(tǒng)能看、能診、能管,推動我國全息感知與數字孿生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該項目有何亮點,將如何影響公眾出行?蜀道智慧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勇介紹,全息感知與數字孿生的技術應用,將至少從兩個方面提升駕駛體驗。一是安全方面,全息感知將從宇宙視角對公路上的所有車輛進行監(jiān)控,進而對司機的駕駛安全進行提示。未來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通過司機行車軌跡,可以判斷其駕駛行為是否存在偏離車道、急加速等誘發(fā)交通事故的危險因素,進而給予提醒;當司機要變道時,可以全方位掌握其周邊車輛行駛情況,例如前后有沒有大貨車,車速如何,進而對其變道的時間給出建議。二是管理服務方面,基于課題研究可搭建大數據平臺,滿足司機個性化的需求。“我們馬上要解決的一個痛點,就是高速服務區(qū)充電樁的使用情況。”周勇說。比如服務區(qū)有沒有空余的充電樁,能不能充電,不同車型要充多長時間,都可以實時反饋給司機。該項目預期建立6套模型系統(tǒng)及平臺,制定不少于8項國家、行業(yè)等相關標準,在四川和北京等地開展超1100公里高速公路網應用示范,填補全息感知與數字孿生相關技術體系研究和大區(qū)域規(guī)模化示范領域的空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yè)生態(tài)新模式,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行業(yè)率先實現產業(yè)落地,夯實“萬億級”智慧交通產業(yè)集群的科技基礎,顯著提升我國在世界智慧交通行業(yè)的話語權。據悉,本項目由交通運輸部推薦,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牽頭,聯(lián)合四川數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10家優(yōu)勢單位共同申報,項目總經費超億元,研發(fā)周期3年。
Tags: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