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應用 > 六部門發文AI+金融將往縱深挺進

六部門發文AI+金融將往縱深挺進

新火種    2023-10-20

來源:南早網

  8月12日,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饭?章18條,從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場景、提升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能力、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場景開放、加強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要素供給等方面出發,著力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邁向新的臺階。

  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場景

  《意見》提出, 圍繞高端高效智能經濟培育打造重大場景 ,鼓勵在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家居等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

  強化企業場景創新主體作用

  《意見》鼓勵行業領軍企業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計民生關鍵問題,圍繞企業智能管理、關鍵技術研發、新產品培育等開發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機會,開展場景聯合創新。大力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等積極開展場景創新,參與城市、產業場景建設,通過場景創新實現業務成長。鼓勵地方通過編制場景創新成果推薦目錄等方式,助力企業實現場景創新突破。

  加強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要素供給

  《意見》鼓勵算力平臺、共性技術平臺、行業訓練數據集、仿真訓練平臺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資源開放共享,為人工智能企業開展場景創新提供算力、算法資源。鼓勵地方通過共享開放、服務購買、創新券等方式,降低人工智能企業基礎設施使用成本,提升人工智能場景創新的算力支撐。

  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智能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據相關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AI企業應用市場規模達到1.87萬億元。 當前中國AI企業應用正處于密集落地應用階段的前期,未來幾年落地應用將會加速發展,已經應用的場景其應用效果也會進一步提高。

  “AI+金融”往縱深挺進

  《意見》著重指出“優先探索金融風控、企業智能征信、智能反欺詐等智能場景?!?/p>

  早在2017年7月,國務院就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金融新業態,將智能金融發展提升到新高度。

  隨著技術應用的越發廣泛,人工智能已成為金融機構創新發展、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驅動力。

  豐富的場景應用也為技術創新提供了溫床,麥肯錫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通過系統性方法部署高級人工智能,并將其整合到貫穿前后臺的數字化經營全生命周期之中。從近兩年的AI應用層的專利申請數量來看,智能金融板塊遙遙領先,背后是大量人工智能企業努力攻關的結晶。

  《意見》中鼓勵“行業領軍企業、科技龍頭企業、科技類社會組織、新型研發機構等以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融合創新為導向開展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實踐,聚焦產業智能化場景創新需求,建設人工智能場景創新支撐環境、引入行業場景資源、聯合開展場景創建、孵化新企業新業務。”

  作為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百融云創在人工智能等核心底層技術領域長期耕耘,在機器學習、聯邦學習、隱私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重點布局,為金融數智化轉型的各個場景提供技術源動力。

  百融云創至今已累計投入 10 多億元進行產品研發,累計獲得企業軟件著作權及專利總數超 150項,其中涉及機器學習、AI語音和隱私計算多個領域,超過 95%的產品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比如,百融云創自動機器學習平臺 ORCA,承載每日數億級的模型推理服務,提供超過200種操作數來解決金融場景復雜的運算。百融云創隱私保護計算平臺 Indra,為隱私計算在銀行領域的商業應用開辟出一條全新路徑;自主研發的第一代基于端到端的語音合成系統,與真人發聲的相似度高達 95%,在客戶激活、存量營銷等場景中發揮重大作用。

  當前,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大批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圍繞人工智能的最前沿探索也在多個場域和維度展開,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續推進下,相信AI+金融場景創新成果將會持續涌現。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