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衛(wèi)寧健康總裁王濤:生成式AI將重塑行業(yè)價值鏈,GPT在醫(yī)療領域應用空間巨大
6月17日,衛(wèi)寧健康(300253)總裁王濤受復旦大學醫(yī)院管理研究所邀請出席“第十八屆醫(yī)院管理與實踐高層論壇”,并發(fā)表題為“ChatGPT和醫(yī)療未來 - 原理 應用”的主旨演講,闡述了對于ChatGPT發(fā)展源起以及未來在醫(yī)療領域如何應用的觀點。
“符號主義AI”到“連接主義AI”的跨越
在談及ChatGPT發(fā)展歷程時,他表示“當我們越深入地了解ChatGPT,就越會深刻地感受到一個革命性時刻的到來”。ChatGPT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體現了從“符號主義范式(Symbolic AI)”向“基于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范式(Neural Network-based Deep Learning AI)”的發(fā)展轉變:“符號主義AI”主要依賴于預定義的規(guī)則和明確的知識結構,具有較好的可解釋性,但可能在泛化性能和某些領域的應用上略遜一籌;“連接主義AI”則模擬生物神經系統(tǒng),通過數據自主學習,具有優(yōu)越的泛化性能,但可解釋性相對較差。
這兩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各有優(yōu)劣,可以根據任務需求和應用情景進行選擇,但顯而易見,神經網絡可能更接近于人腦的思維模式,然而在過去,囿于算力有限,大家都選擇了基于規(guī)則、知識庫的專家系統(tǒng)技術路線,也就是符號主義(Symbolism)。但隨著算力的飛速發(fā)展,以“神經網絡AI”為基石的連接主義(Connectionism)成為了主流,ChatGPT明白無誤地宣告,通用人工智能的科技樹將被改寫。
GPT發(fā)展脈絡
在談及ChatGPT發(fā)展脈絡時,王濤特別提到,一篇名為《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論文于2017年第一次提出了"Transformer模型",并在機器翻譯任務上取得了重大突破。"Transformer"指的是一種用于自然語言處理的深度學習模型架構,它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注意力機制(attention mechanism),能夠捕捉到不同位置之間的依賴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上下文語義,深度學習模型可以自由吸收數據中的知識,這讓計算機對自然語言的理解提升了一個能級。
在此基礎上,GPT技術不斷進步,并在2022年迎來了新的突破,論文《Training language models to follow instructions with human feedback》中提到,曾經GPT輸出的內容與人類語言習慣相去甚遠,而InstructGPT能夠對GPT模型進行指導和控制,使其能夠執(zhí)行特定的指令或任務,可以讓人類更好地有目的地對GPT進行訓練,提升了模型理解人類意圖和回答問題的能力。同年,便誕生了GPT3.5,它包含InstructGPT在內的一組模型,并使用了新的訓練數據或新的訓練方法。
目前,最新一代的GPT4能夠支持多模態(tài),進行更加深入的推理,理解更復雜的指令,并更富創(chuàng)造力,具備更深入的專業(yè)領域知識。然而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目前GPT4仍有其局限性:
1,“虛構”事實。GPT根據資料概率分布,自監(jiān)督地訓練深度神經網絡,但仍不具備邏輯理解能力,并可能出現“虛構事實”的情況;
2,缺乏長期記憶。AI無法記住與同一用戶上次溝通情況,理想模式下AIGC可以記住患者歷史情況;
3,無法實時更新。離線訓練導致知識無法保持最新狀態(tài);
4,缺乏自發(fā)學習能力。AI無法主動尋找資料學習,只能被動接收訓練的語料。
探索垂直領域應用場景與構建領域大模型
除此之外,生成式AI價值鏈中,最大的挑戰(zhàn)是構建終端應用,如何在不同領域去探索更多的場景,這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也是我們必須去面對的挑戰(zhàn)。BCG《The CEO’s Roadmap on Generative AI》報告顯示,預計生成式AI在醫(yī)療保健領域的潛在市場將爆發(fā)式增長,增長速度將比任何其他行業(yè)都快。由于醫(yī)療領域數據的專業(yè)性和場景的豐富性,GPT將有有巨大的應用空間,ChatGPT將為醫(yī)療行業(yè)帶來巨變的同時,也會伴隨“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和成長。
在各行各業(yè)中,ChatGPT或將成為用戶的Copilot(副駕駛)。在醫(yī)療領域,ChatGPT將成為醫(yī)務工作者離不開的貼身助手,它將作為一個超級大腦而存在,不僅能高效地調度和整理數據資源,甚至能引發(fā)自主思考,提升醫(yī)務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醫(yī)療質量,并做到有效地輔助決策,也為醫(yī)院的發(fā)展運營帶來新的可能性。
行業(yè)垂直領域的GPT模型非常重要,相對于通用大語言模型來說,在專業(yè)性要求較高的行業(yè)領域更具適用性。衛(wèi)寧健康已于2023年1月開展了醫(yī)療垂直領域的大語言模型WiNGPT的研發(fā)和訓練工作,截至4月、6月和9月的模型訓練參數量分別達到了60億、156億、650億,目前正在探索更多的醫(yī)療應用場景,我們計劃于10月正式發(fā)布由GPT技術加持的新產品WiNEX Copilot。
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生成式AI將重塑各行各業(yè)的價值鏈,且對于GPT技術的發(fā)展而言,算力+數據+場景(Model)將是關鍵要素。
1972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哲學教授休伯特·德雷福斯出版的《計算機不能做什么》一書中提出了反對強人工智能的論證,其核心思想是“許多人類的行為不能被簡單的看作是遵照一套規(guī)則行事。”
然而GPT的出現開始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的智能是什么?硅基生命與碳基生命的融合邊界在哪里?人類將如何審視、適應并與之共存?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