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導購全程陪伴線上購物人工智能能否重塑網購方式
本報記者鹿楊
本月,抖音電商推出基于豆包大模型算法的AI導購服務“智能購物”,此前,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已布局智慧導購。業內專家認為,“對話式”的人工智能導購或將重塑網購模式,而AI介入購物所帶來的隱私和數據安全、價格戰等問題也引發業界隱憂。
AI導購成電商平臺標配
“AI導購就像一家商場的總經理,根據你的需求帶著你逛街。”作為重度依賴網購的消費者,秦女士常常與網店客服或導購打交道,在她看來,比起單一店鋪的人工客服,AI導購則更加客觀和全面。
抖音上線了AI導購“智能購物”后,秦女士抱著好奇心體驗了一下。“冰箱怎么挑?”她在對話框中輸入完問題后,AI導購就從容量、制冷方式、能效等級等方面給出了挑選建議,并推薦相關商品,點擊一下就可以跳轉到購買頁面,“還推薦博主對相關產品的測評,挺有意思。”
和秦女士不同,同樣是依賴網購的胡女士則對AI導購不大“感冒”。“跟AI聊聊倒沒什么,真正用它來購物還是有點不放心。”胡女士發現,當她在對話框中輸入“老公過生日送什么禮物”時,盡管AI會根據她對于禮物類別、消費金額等進行回復,推薦五、六款商品,但沒有她想要的東西。
盡管人工智能在購物場景中還存在不夠智能的一面,但搶先布局AI網購助手已成大廠的共識。去年以來,百度、淘寶、京東先后推出網購智能助手,AI導購在線上平臺越來越常見。
從貨架電商走向智能電商
近年來,智能電商市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行業核心市場規模為79.3億元,2028年有望達2767.4億元。智能電商作為AIGC行業中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其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AI正在開啟智能購物新紀元。”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首席專家李鳴濤表示。記者注意到,電商行業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分別是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貨架電商、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以抖音為代表的內容電商,以及目前的智能電商。
何謂智能電商?百度副總裁、百度電商總經理平曉黎曾給出定義——由AI大模型驅動,在需求側,全面優化消費體驗,實現“懂你所想、知你所需、解你所憂”。
“AI電商的優勢在于,能夠實現一對一的服務體驗,也從交流中了解用戶的消費偏好,能夠更加精準的幫助客戶找到商品。”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電商時代的到來,意味著過去貨架電商、內容電商時代只能提供相對千人一面的標準化服務開始更新迭代。
隱私和數據安全仍存挑戰
AI在為電商行業帶來無限想象和可能性的同時,也面臨不小挑戰。
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和數據安全、避免過度依賴AI技術導致的購物決策失誤等問題,便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在AI導購的推薦過程中,往往需要根據用戶的個人信息和行為數據來進行個性化推薦和精準營銷,用戶交易記錄、搜索記錄等數據都將被提取,而這些數據一旦泄露或被濫用,將對用戶的隱私和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當前,AI電商仍然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則對AI可能導致的購物決策誤導表示擔憂。他認為,目前AI技術的能力還不夠強,尚未達到能夠充分挖掘用戶真正需求的程度,因此可能會出現建議偏差,或提供的選擇非常有限的情況。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