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用戶使用Copilot!為了AI,微軟拼了
微軟強推Copilot還要加錢,用戶感覺不太爽。
近期,微軟在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多個國家,將其AI助手Copilot強制整合進Microsoft 365消費者訂閱服務,并同時提高了訂閱價格,例如,澳大利亞地區的價格從11澳元/月上漲至16澳元/月。
無疑,微軟的這一舉措引發了一些用戶的不滿——對于不愿為Copilot支付額外費用的用戶來說,他們別無選擇。一些用戶在社交媒體上表示,Copilot的彈窗提醒讓他們想起了90年代末廣受詬病的Office助手Clippy。
還有一些用戶表示,因為無法移除AI功能且不愿意接受漲價,只能選擇取消訂閱個人版365,轉而使用其他替代服務。
分析師表示,微軟一直在巨額投資AI,此次強制捆綁AI助手的舉措凸顯了其試圖從AI投資中獲利的決心,畢竟,Copilot是微軟擴大消費群體和企業軟件業務計劃的關鍵部分。
據報道,微軟內部將Copilot視為其AI戰略的第一步,下一步的重點將是能處理更復雜任務的自動化工具。
然而,在與ChatGPT的競爭中,Copilot顯然不占上風。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23年5月到12月中旬,Copilot的下載量為3700萬次,而ChatGPT的下載量則高達4.33億次。此外,微軟也面臨來自Salesforce等競爭對手的壓力。
除了個人用戶,微軟也在以30美元/人的價格向企業軟件客戶推廣Copilot。但是,企業客戶對Copilot的實用性、輸出準確性、數據保護、性價比等方面存有疑慮。
不過微軟表示,近70%的500強公司都在使用Copilot,公司AI相關收入的年化規模將很快超過100億美元。
Tags: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