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版Devin上線,會打字就能開發應用,微軟CEO:重新定義IDE
微軟的“GitHub版Devin”——Copilot WorkSpace,終于上線了!
WorkSpace是一種“Copilot原生”的全新開發環境,目的是讓所有開發者都可以用自然語言,把腦海里的創意轉化成應用。
也就是說,只要有想法,而且會打字,就可以搞軟件開發了。
而WorkSpace這種全自然語言的工作流程,也讓它獲得了網友頒發的“GitHub版Devin”稱號。
GitHub CEO多姆克則表示說,WorkSpace已經超越了Copilot起初的功能,將重新定義開發者的體驗。
微軟CEO納德拉也再次提及了“redefine”一詞,強調Copilot WorkSpace是“對IDE的重新定義”。
那么,Copilot WorkSpace都能做些什么呢?
用自然語言完成軟件開發
據介紹,Copilot WorkSpace利用GPT-4 Turbo,讓開發者實現從想法開始,依靠自然語言完成整個開發流程。
具體來說,開發者可以從自己的idea出發,也可以將解決GitHub中的issue當成目標。以解決issue為例,頁面中有按鈕可以一鍵啟動WorkSpace。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比寫代碼更復雜的,是構建出程序的設計思路。
不過Workspace會結合對代碼庫和問題回復等內容的分析,直接生成解決問題的詳細分步計劃。
它會以列表的形式,用自然語言設計出編寫程序和測試代碼需要的所有步驟。
當然,有了開發計劃之后,代碼編寫的事情就更不用自己動手了,也是交給Copilot來完成。
而且從計劃到代碼,Workspace提出的所有內容都是完全可編輯的,不滿意的地方可以直接上手改,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代碼完成后,可以直接在Workspace中運行測試,實時動態查看代碼效果。
此外,Copilot WorkSpace還支持移動端,而且無需下載APP,在手機瀏覽器中就能使用。
GitHub介紹說,由于靈感隨時隨地都可能產生,因此提供多終端支持,才能創造出好的開發環境。
看到Copilot WorkSpace,又有一批程序員開始擔心失業了……
GitHub:取代程序員不是目的
一名自稱全棧開發者的網友調侃說,這是我最后一次找到工作的機會了……
不過對于這個問題,GitHub官方也站出來說,Copilot WorkSpace的目的并不是想取代程序員,相反,是要幫助程序員把他們的想法更快地變成現實。
GitHub的說法也許只是安慰劑,但YC上的網友們,則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告訴人們真的不必擔心……
有網友表示,自己曾經用開源大模型搭建過類似的產品。
用了大概三個月后,他發現,設計好給大模型的提示詞,比直接自己寫代碼還要麻煩,最終他又回到了傳統的開發方法。
另一方面,用過AI編程的人也表示,寫寫簡單的程序確實還可以,但端到端地搞大規模開發,還是得靠人。
甚至有人在此之上附和說,GitHub這種做法屬于是點錯了技能樹,應該重點發展的功能是小規模的片段修改。
但WorkSpace的表現到底好不好,體驗究竟如何,可能只有等試了才知道。
目前,Copilot WorkSpace還處于測試階段,需要報名然后排隊等待測試資格。
至于此后會不會收費,GitHub這次也并沒有透露。
另據統計,Copilot已有180萬付費個人客戶和5萬企業客戶。
不過《華爾街日報》的消息顯示,GitHub在Copilot業務上并不賺錢,甚至平均每個月在每人身上要虧損20美元,最多的甚至達到了每月80美元。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