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中國必須有自主可控、對標國際一流的通用大模型
2月6日,以“頂天立地 星火燎原”為主題的科大訊飛2024年公司年會在中國科技大學舉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及總裁吳曉如在現場系統總結科大訊飛2023年發展情況,并明確2024年發展目標。
2023年,科大訊飛搶抓大模型機遇,堅定投入大模型,成為了中國大模型第一梯隊。經營業績也從一季度下滑到二三季度企穩,再到四季度實現超20%的增長,全年營收首超200億,且現金流為正。劉慶峰總結,“抗住了美國極限施壓、搶抓了大模型戰略先機,自主可控地進入了全新的戰略機遇期!”
面向2024年,劉慶峰提出訊飛大模型戰略的年度四大目標:星火通用大模型國內領先對標GPT-4;賦能智能硬件終端1000萬、獨立軟件用戶數過億;教育、醫療、金融、汽車、央國企、城市行業市場第一;匯聚100萬大模型開發者打造行業第一生態。
過去一年,星火大模型一路追趕,已經逼近GPT-4 Turbo的當前水平。劉慶峰進一步透露,星火2024年將繼續保持快速升級,預計上半年達到GPT4-Turbo當前最好水平。
中國必須有自主可控、對標國際一流的通用大模型
2023年,國內外大模型風起云涌,從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到各國政府高度關注、我國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視、產業界積極擁抱大模型,這一切無不說明:大模型的巨大潛力已成共識,認知大模型帶來了解決人類剛需的全新機遇。
據統計,2023年中國已累計發布了200多個大模型。劉慶峰認為,2024年國內大模型將從“百模大戰”轉向若干個“主要玩家凸顯”的態勢。
當前,大模型是中美科技博弈和戰略競爭的必爭之地,從世界范圍來看,只有中國有可能成為智慧涌現的第二極。
劉慶峰表示,中國必須有自主可控對標國際一流的通用大模型。通用大模型的每次迭代都將“淹沒”一批弱的行業模型和應用。“通用大模型的高度決定了行業大模型最終的能力和水平”,2024年是關鍵分水嶺,“誰是中國的大模型國家隊,誰有真正的硬科技力量,2024見分曉”。
星火大模型從去年5月6日首次發布以來,一路追趕已迭代到V3.5版本,已經逼近GPT-4 Turbo的當前水平。劉慶峰進一步表示,“2024年星火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升級,預計在今年上半年達到GPT-4 Turbo當前最好的水平。”
星火2024年目標:100萬生態、1000萬硬件終端、1億軟件用戶
如何抓住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未來?劉慶峰認為不僅需要在數據、算法、算力、應用四大方面持續攻堅,更強調團隊精神是創造“奇跡”的核心,讓每一次星火迭代都如期而至。
以算力為例,訊飛已經發布了首個支撐萬億參數大模型訓練的國產算力平臺“飛星一號”,星火V3.5的如期發布,既是訊飛大模型算法能力的證明,又是全國產算力平臺能力的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誕生的“飛星一號”從醞釀到建成只用了5個月,“堅定不移地在合肥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回報桑梓”,劉慶峰說。
此外,他表示要科學理性正視和GPT-4 Turbo在復雜知識推理等方面的差距,才能迎頭趕上,“通用大模型快速追趕的同時,要在特定方向和重點行業實現超越和引領”。
此前科大訊飛發布了首個星火語音大模型,首批37個主流語種語音識別效果超過了OpenAI WhisperV3,在多語種語音合成方面,星火語音大模型首批40個語種擬人度超83%,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我們創業以來孜孜追求的‘能聽會說’的夢想,終于在創業25年之際達成”。
劉慶峰認為,在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大模型成功有三大標志,即:核心技術第一、終端用戶數第一、產業生態第一,這也是科大訊飛的長期目標。
2024年將是決定誰能成為中國通用人工智能國家隊的關鍵一年。劉慶峰提出了2024年科大訊飛的四大目標:底座大模型領先,星火通用大模型國內領先對標GPT-4;賦能軟硬件產品,賦能智能硬件終端1000萬、獨立軟件用戶數過億;行業應用領先,教育、醫療、金融、汽車、央國企、城市行業市場第一;開發者生態領先,匯聚100萬開發者形成行業第一生態。
他表示,2024年,在常規業務中將夯實基本盤,圍繞根據地業務、C端硬件再上臺階、渠道拓展等方面開展,而對于代碼助手、高校業務、智能硬件、智慧大屏、智算平臺等圍繞星火的戰略新機遇,則要保持敏銳的戰略機動性,關鍵時刻飽和投入。“解決剛需的好產品才能抓住用戶”,劉慶峰認為,搶抓戰略機遇的關鍵有兩點,一是方向大致正確,二是組織充滿活力。
此外,2024年海外業務在C端硬件、開放平臺、語言學習等方面要踏上新臺階,從戰略上形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相互補充和風險對沖。
站在通用人工智能肩膀上創造未來
面向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劉慶峰鼓舞大家,要從個人成長上去迎接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大未來,對大模型要“主動學習”“積極試用”“學以致用”,讓每個人都站在星火的肩膀上,形成從個人到組織的“新質比較優勢。
2024年是星火燎原元年,通用人工智能的燎原行動剛剛開始,未來是要在長跑中戰勝對手,如何做到?他認為,一是要有戰略指引,頂天立地,有戰略,有落地;二是要堅定不移地給客戶創造價值,要有源于熱愛的長期主義精神;三是通過組織的力量把底座做扎實,要對關鍵的戰略方向全力投入,形成基本盤加增量盤的組合模式。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