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動態 > 紐約時報起訴微軟和OpenAI侵權:擅用大模型,損失數十億美元

紐約時報起訴微軟和OpenAI侵權:擅用大模型,損失數十億美元

新火種    2024-01-04

WechatIMG72_meitu_1

被指“擅用報道訓練大模型”,OpenAI和微軟攤上事了!

據公開消息,《紐約時報》12月27日就侵犯版權起訴OpenAI和微軟,成為第一家起訴這兩家公司侵犯其文字作品版權的美國大型媒體機構。

訴訟稱,《紐約時報》發表的數百萬篇文章被用于訓練自動聊天機器人,而這些機器人現在被視為可靠的信息來源,與《紐約時報》等新聞機構展開了直接競爭。

《紐約時報》表示,為ChatGPT和Copilot提供支持的OpenAI和微軟大型語言模型能夠原封不動地生成《紐約時報》內容,或生成對其內容進行總結并模仿其文字風格的結果,這種手段破壞了《紐約時報》與讀者的關系,同時也損害了《紐約時報》獲得訂閱、版權許可、廣告和其他附帶收入的能力。

在其訴訟中,《紐約時報》引用了幾個案例,其中顯示聊天機器人向用戶提供的內容與《紐約時報》的文章幾乎一字不差,而這些文章在《紐約時報》網站上需要付費訂閱才能閱讀。《紐約時報》表示,OpenAI和微軟特別強調這些AI在訓練時使用了《紐約時報》的新聞報道,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材料具有可靠性和準確性。《紐約時報》認為,一些讀者會對聊天機器人的回答感到滿意,不再訪問《紐約時報》網站,從而減少能夠轉化為廣告和訂閱收入的網站流量。

此外,《紐約時報》還警告稱,AI的“幻覺”問題可能對媒體的品牌聲譽造成潛在傷害,因為聊天機器人會在回答中插入虛假信息并錯誤地將其歸因于某一信息源。訴狀對此也引用了幾個案例,其中,微軟的Bing Chat提供了據稱是來自《紐約時報》的錯誤信息。例如,Bing Chat會提供“15種最有益于心臟健康的食物”的搜索結果,而其中有12種食物在《紐約時報》的對應文章中并未提及。

為此,《紐約時報》已聘請律師事務所Susman Godfrey作為其在這場訴訟中的首席外部法律顧問,并指出,被告應為“非法復制和使用《紐約時報》獨特且有價值的作品”和與之相關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法定和實際損失”負責。此外,《紐約時報》要求兩家公司銷毀任何使用到《紐約時報》版權材料的聊天機器人模型和訓練數據。

目前微軟和OpenAI尚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