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起訴OpenAI、微軟人工智能產品侵權,“損失數十億美元”
據《參考消息》12月28日援引法新社12月27日報道,《紐約時報》27日在美國法院起訴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制造商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和微軟公司,指控這些公司未經許可使用其數百萬篇文章以訓練人工智能模型。
《紐約時報》表示,上述兩家公司竊取了記者的報道,嚴重威脅到了新聞從業者的生計,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OpenAI公司發言人在一份準備好的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尊重內容創作者的權利,并致力于與他們合作,幫助他們從技術和新的收入模式中受益。該發言人表示:“我們與《紐約時報》正在進行的對話富有成效,并建設性地向前推進,因此我們對這一事態發展感到驚訝和失望。我們希望能夠找到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就像我們與許多其他出版商所做的那樣”。
有報道稱,今年4月,紐約時報與OpenAI和微軟兩家公司曾就此事進行談判,但談判似乎“最終破裂”。微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據報道,《紐約時報》沒有列出其希望得到的具體損害賠償,但表示這項法律行動“旨在讓上述兩家公司對復制和使用其作品所造成的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負責”,并要求OpenAI和微軟兩家企業停止使用其內容,銷毀包含其工作成果的人工智能模型或數據集。
有分析認為,與其他新聞機構相比,《紐約時報》選擇了一種更具對抗性的方式來應對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突然崛起。此前,德國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出版社和美聯社選擇與OpenAI達成內容合作協議。今年7月,OpenAI和美聯社宣布達成一項協議,OpenAI得到獲取該機構新聞報道檔案的許可。本月,OpenAI還與旗下擁有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和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的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出版社簽署了類似的合作伙伴關系。根據協議,ChatGPT用戶有權限閱讀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出版社旗下媒體所創作的精選內容。
近年來,讀者逐漸轉向數字平臺,這一趨勢嚴重打擊了傳統媒體的發展。盡管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國媒體已經成功開辟了數字閱讀平臺,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有可能對出版業的發展構成顛覆性影響。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