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行業動態 > 微軟新成立AI4Science團隊,機器學習大牛ChristopherBishop擔任主任,劉鐵巖任北京負責人

微軟新成立AI4Science團隊,機器學習大牛ChristopherBishop擔任主任,劉鐵巖任北京負責人

新火種    2023-10-28
微軟新成立 AI4Science 團隊,機器學習大牛 Christopher Bishop 擔任主任,劉鐵巖任北京負責人技術前沿

微軟研究院成立新科學智能團隊 AI4Science:Christopher Bishop擔任主任,劉鐵巖任北京負責人

近日,微軟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Kevin Scott宣布成立全新科學智能團隊AI4Science,團隊集結了機器學習、計算物理、計算化學、分子生物學、軟件工程和其他學科領域等多位世界級專家,共同致力于將第五范式變為現實。

其中,微軟劍橋研究院院長Christopher Bishop擔任主任,Christopher Bishop,愛丁堡大學計算機科學的榮譽教授,劍橋大學達爾文學院的研究員,2004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其在微軟主要負責監督全球工業研發組合,重點關注機器學習和自然科學。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劉鐵巖任北京負責人,劉鐵巖本碩博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系,2021年ACM Fellow。據悉,近日由劉鐵巖領導建立的Graphormer通用分子建模模型,在Open Catalyst Challeng(公開催化劑挑戰賽)中奪冠,該模型因對分子有強大的表征能力,在新材料設計與藥物發現方面將有很大幫助。

除中國和英國團隊外,微軟也于阿姆斯特丹設立了AI4Science 全新實驗室,已聘請機器學習專家Max Welling參與實驗。目前,該實驗室正在阿姆斯特丹科學園建設中。(微軟)

DeepMind AI發布PLATO深度學習系統:可用于研究人類學習「直觀物理」

7月11日,DeepMind AI 發布名為PLATO(Physics Learning through Auto-encoding and Tracking Objects:通過自動編碼和跟蹤對象進行物理學習)的深度學習系統,該系統由計算機科學家 Luis Piloto 和其團隊共同開發,其所包含的系統受嬰兒如何學習的啟發,使用立方體和球等簡單物體的動畫視頻對神經網絡進行訓練,面對“不可能”事件的預測差異產生“驚喜”行為,可用于研究人類學習“直觀物理”。

據測算畫面顯示,該系統在接受包括球體從斜坡滾落、球間相互彈跳等大概30個小時視頻訓練后,面對研究人員給出的包含“不可能”場景(例如物體相互穿過未發生相互作用),PLATO可表現出“驚訝”“驚喜”等直觀物理反應。

對此研究團隊表示,PLATO可以作為研究人類如何學習直觀物理的一個有力工具,同時也表明物體表征對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韋伯空間望遠鏡首張全彩圖像公布:一直使用Ka波段頻率傳輸

7月1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拍攝的首張全彩色照片(如下),美國總統拜登也第一時間在社交網站賬號分享了這張照片。NASA稱其為迄今為止最深的宇宙紅外圖像,照片顯示,星系團SMACS 0723共包含了數千個星系,距離地球46億光年。

微軟新成立 AI4Science 團隊,機器學習大牛 Christopher Bishop 擔任主任,劉鐵巖任北京負責人

但相比于備受矚目的首張全彩色照片,JWST所使用的航天器通信子系統并不華麗。據 JWST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計劃一直是使用的是Ka波段頻率來傳輸,以28兆比特/秒的速度在25.9吉赫茲信道上將數據傳輸回地球。

此外,雖然25.9-GHz Ka波段頻率是JWST的主要通信頻道,但其在S波段中使用頻道有兩種:一種是 2.09-GHz 上行鏈路,可將未來的傳輸和科學觀測計劃以每秒16千比特的速度傳送到望遠鏡;另一個是2.27 GHz、40 kb/s的下行鏈路,望遠鏡通過該下行鏈路傳輸工程數據——包括其運行狀態、系統健康狀況以及有關望遠鏡日常活動的其他信息。

Apple 9月或推「鎖定模式」,保護產品用戶不受間諜軟件攻擊

近日,Apple 宣布將針對將為 iPhone、iPad 和 Mac 電腦推出“鎖定”選項,以防止該產品用戶受國家資助黑客發起的間諜軟件侵害。

“鎖定模式”的新功能將作為測試版本提供,以便安全研究人員可識別任何錯誤或漏洞。其中,Apple 通常在 9 月下旬發布其設備操作系統的主要更新。

據悉,“鎖定模式”旨在用作緊急按鈕,激活鎖定將禁用許多包括文本形式發送附件和鏈接、接收來自新號碼的 FaceTime 電話以及網頁瀏覽等功能,Apple 預計,只有少數用戶需要該按鈕。

Apple 認為,額外的保護措施對于活動家、記者和其他由資金雄厚團體發起的黑客攻擊的目標來說非常重要。用戶將可以隨意激活和停用鎖定模式。(美聯社)

落地先鋒

竹間智能獲D1輪近億元融資

近日,竹間智能宣布完成D1輪近億元人民幣融資,由金庫資本、江蘇文投、雋賜資本聯合投資,融資資金將用于SaaS標準化產品的推廣,繼續鞏固技術壁壘和產品優勢,幫助更多頭部及腰部客戶實現企業智能化轉型。

據公開信息顯示,竹間智能是一家NLP及多模態情感識別技術研發商,由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簡仁賢于2015年創立。簡仁賢,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曾負責Windows Mobile, Bing 搜索,廣告,及全球 mobile products R&D業務,其谷歌學術總引用量高達6.8萬。

自2015年創立以來,竹間智能已覆蓋AI+金融、AI+企業、AI+健康醫療、AI+制造、AI+智能終端、AI+政務等多個領域,旨在通過“通用技術底層→行業術語和場景know-how→無代碼自主運維”系統化培養更聰明的數字員工,目前已推出交互AI平臺中的Emoti X、Emoti V,以及認知知識平臺Gemini為核心的三大核心產品。

此前,竹間智能曾分別于2021年、2020年、2019年完成C+輪、C輪、B輪等多輪次融資。

河森堡機器人獲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AI智慧庭院方案解決商“河森堡機器人”(Heisenberg Robotics)獲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DCM領投,將門創投跟投,萬世資本擔任該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融資資金將用于持續增加AI視覺算法等核心技術的研發,推出新一代模塊化智能庭院機器人。

據公開信息顯示,河森堡機器人于2022年初成立,團隊基因是自動駕駛,創始人兼CEO伍興云曾就職于L4自動駕駛公司“馭勢科技”,深度參與視覺理論算法與工程化產品的研發工作,此外有多位核心成員均來自馭勢、小米、中興、華為等企業,研發人員占比90%。

“河森堡機器人”采用全視覺技術路線,產品聚焦歐美庭院場景,除提供割草功能外,還通過可拆卸模塊為用戶提供吹葉子、邊緣割草、清潔及噴灌等功能。

微軟新成立 AI4Science 團隊,機器學習大牛 Christopher Bishop 擔任主任,劉鐵巖任北京負責人

微軟新成立 AI4Science 團隊,機器學習大牛 Christopher Bishop 擔任主任,劉鐵巖任北京負責人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