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大模型成產業首選!科大訊飛2024年中標91個項目超百度22個
2024年,大模型技術的產業化步伐全面提速,深度融合與產業落地成為其顯著標志。在國外,OpenAI商業化成績初現,2024年入賬37億美金,極大地帶動了生態圈的增長。在國內,央國企和行業龍頭紛紛下場,從而大大加快了大模型商業化落地的步伐。
據招投標市場數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市場公開披露的大模型中標項目數量僅為 92 個,披露中標金額為7.89 億元,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據就猛增至 1520 個以及64.67 億元,增長了15.5倍及7.2倍。
從中標項目來看,央國企是積極擁抱大模型的主要客群。從行業分布看,運營商、能源、教育、政務、金融為大模型中標項目數前五的行業。從通用大模型廠商中標項目數量看,2024年全年,排名前六的分別是科大訊飛、百度、智譜、火山引擎、阿里云和騰訊云。
其中科大訊飛以 91 個中標項目、披露中標金額 84780.8 萬元拿下第一,百度以 69 個中標項目、37285.3 萬元披露金額位列第二,智譜以 32 個中標項目、12917.5 萬元的披露金額位列第三。
四到六位依次是火山引擎、阿里云和騰訊云,中標項目數量分別為24個、20個和19個,披露的中標項目金額分別為5709.6萬元、9186.8萬元和14803.6萬元。
科大訊飛中標項目覆蓋通信、金融、能源、教科等多個行業,以央國企和各行業龍頭企業為主。
僅以近期為例,中國石油發布的昆侖大模型、中海油發布的“海能”人工智能模型和中國綠發發布的泰山大模型,均是基于訊飛星火大模型底座支撐研發而成。
除此之外,科大訊飛還與廈門航空構建了航司大模型;與華潤合作構建了私域大模型。
在汽車領域,截至2024年10月,科大訊飛與奇瑞、大眾等8家車企開展大模型合作,率先開啟大模型落地汽車的步伐。
央國企積極選擇科大訊飛的原因,除了與其在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無可爭議的國家隊地位和技術領先的優勢有關外,還與以下兩個因素密不可分。
一是大模型的安全性。此前,談到大模型,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表示,唯有自主可控的生態,才有生生不息的未來。同時他給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五個關鍵詞:頂天立地、自主可控、通專結合、端云聯動、軟硬一體。其中的“頂天立地”、“自主可控”,講的就是大模型要確保在算力、技術和數據等方面的安全,不要將高樓建在他人的沙灘上。
本著這一理念,科大訊飛自成立以來,就一直踐行技術自主之路,2023年發布的星火大模型更是如此。
基于科大訊飛和華為攜手打造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飛星二號”,訊飛星火成為中國第一個基于全國產算力訓練出來的全民開放大模型,安全方面的優勢得天獨厚。
二是經驗豐富,已構建起成熟的賦能方案。為了幫助各行各業更好地落地大模型??拼笥嶏w擁有300多個行業場景的實際應用案例,并已形成相互借鑒和復用的規?;纱蠓档推髽I投入成本。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層面的更新將更加活躍,同時,商業化落地也將更加密集,身處這個“落地才是硬道理”的時代,誰能率先在紛繁復雜的場景中,結合與日俱增的大模型能力,激發出人工智能的潛力,誰就可能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領頭羊。而科大訊飛2024年在招投標市場的亮眼表現,或許能給行業帶來不少啟示。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