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工具使用 > 大廠出品!如何用ControlNet實現精準的畫面色彩控制?

大廠出品!如何用ControlNet實現精準的畫面色彩控制?

新火種    2023-10-21

顏色控制一直是 AIGC 的難點,prompt 會污染、img2img 太隨機… 今天帶來利用controlnet,實現對畫面顏色的有效控制。都說AIGC是抽卡,但對把它作為工具而非玩具的設計師,必須掌握如何控制它,讓我們一起開始可控AI生成。

更多相關干貨:

一、想給 AI 點顏色瞧瞧,怎么這么難

大家或許已經通過各種《三分鐘包會》《五分鐘出道》的教程,可以手拿把掐的將一張商品圖,完美植入需要的背景中??陀^的說,無論從角度、投影、還是商品與背景的語義關系,以下都能算是合格的圖片。但是作為視力 2553的設計師,總能發現它的不完美——顏色,更準確的說是商品和背景的顏色關系。

但是,只要我們加億點點細節,就可以讓商品和背景的融合更為自然,減輕 AI 生成的割裂感,讓它更像一張出自人手的精修圖片。

通常,要做到這樣的效果,或是去 stable diffusion 中嘗試大量色彩的 prompt,但因為 SD 機制的原因,污染會很嚴重,效果難得理想;或者在 midjourney 中,通過反復的墊圖反推+ps,抽卡一張合適的效果,總之是費時、費力,更費人。

現在,我們有了更簡單、更可控、更出效果的方法,如果你也深受上述問題之苦,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給 AI 點顏色瞧瞧。

二、顏色就這招,簡單可控效果好

① 提取商品主色調,作為色彩控制基礎

首先我們先吸取商品的主色調,然后順著商品色彩變化的方向,做一張全尺寸(等同最終完稿尺寸)的漸變效果,漸變主要是為了效果更加自然。

② 添加controlnet,實現色彩控制效果

這一步是重點,它會完成色彩融合,在 controlnet 中,加載這張色彩漸變圖片,并添加預處理器 t2ia_color_grid 和對應模型,具體的模型和參數會在后文有詳細解讀,這里我們先看效果。

③ 并入生圖流程,完成全圖色彩管理

最后,補全背景生成的流程,就可以得到一張色彩和諧,又沒有割裂感的商品主圖了。

將這套流程應用到不同的商品和場景圖中。經過顏色控制后,商品圖的融合效果都有了顯著提升。利用上述方法,設計師就能非??煽氐膩韺D片進行顏色管理了,特別適合當商品本身色調鮮明多樣,對放置的場景又有較高要求的需求中。

三、操作不再黑箱,用著才算真香

下面,詳細介紹下中間的參數和步驟:

預處理器我們使用 t2ia_color_grid,它的功能是對顏色進行網格檢測,用來生成與原圖色譜一致,分布近似的圖像,所以它會呈現一個馬賽克效果,在它的作用下,重新生成的圖片會按照它的色彩特征進行重繪。(延伸思考:在一些特殊場景,你設置可以手繪一個顏色分布非均勻的模板,并以此產生更加豐富的效果)

其中最重要的參數是 weight、starting control step、ending control step

weight 是這個 controlnet 在整體中起到多大的作用,下圖可以看到 weight 從小到大的分布對畫面的影響。

starting control step 控制了 controlnet 從什么時候開始介入生圖的步驟,越早介入對畫面的影響越深遠,畢竟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了嘛。

ending control step 控制了 controlnet 在什么時候退出生圖的步驟,越晚退出則會將影響保留的越完整,它意味著把控制留到的畫面生成的最后一刻。

這里經過測試,為了保持比較和諧的效果,三個參數分別是(0.7,0.3,1),但需要注意,這套參數適配的是案例中色相柔和、飽和度較低的情況,如果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色彩很重,那針對參數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搭建好控制色彩的 controlnet 之后,補上針對商品和布局的 controlnet,整個對色彩控制的流程就完成了。

點擊 generate,就能得到一張色彩和諧的完稿啦。

四、效果一鍵實現,用戶無感體驗

以上方法主要用在本地操作,一些步驟還需要人為參與。當要把這套邏輯工程化、線上化,自然沒法再靠設計師吸取顏色了,中間過程會用一些簡單的算法和代碼,比如對 sku 主色的選取,可以用 octree 或 colorthief。

提取出的色值也需要經過一定的優化和映射再用到 controlnet 中才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畢竟商品的情況多且復雜,單純的依靠機器識別,可能出現偏頗,所以為了最終效果,必須要做更精細的管控。

到此,整個色彩控制的流程完結,或許你也常聽聞 AIGC 是黑盒、是隨機、是抽卡,但對要把它作為工具而非玩具的人來說,就是要探究從各個維度、各個環節,控制它的手段。雖然科技改變生活,但不能改變你的絕活。

以上,我們下期再見啦!

歡迎關注「JellyDesign」的小程序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